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锦扬专利>正文

胶囊菌种接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852 阅读:1168 留言:5更新日期:2013-02-21 09:12
一种胶囊菌种接种机、属机械制造业、用于袋料食用菌胶囊菌种接种。集消毒、送棒、打洞、送种、钉种一起完成。吸水带接触菌棒印沾消毒液杀菌消毒,凸轮带动托板升降菌棒,曲轴拉动送棒槽进退推送菌棒。拉钉拉动打洞杆、钉种管成锥头打洞,拉钉推动送种器定位送种、推钉推压钉种管平头钉种。能起到进一步提高胶囊菌种接种的效率与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械制造业,是一种用于袋料食用菌的胶囊菌种接种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袋料食用菌接种,采用瓶种、袋种、箱内接种,近几年开始推广、发展胶囊菌种接种,胶囊菌种是采用日本、韩国技术加以改进的新型菌种,比传统接种方便、快速、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菌种接种机代替手工接种。集消毒、送棒、打洞、送种、钉种一起完成,进一步提高胶囊菌种接种的效率与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胶囊菌种接种机,机架有一支主轴,后端安装皮带轮连手摇柄、割刀凸轮、曲轴、凸轮,前端固定一个转盘。转盘内面固定一个拉钉,拉钩与打洞杆上端固定,拉钩内有一支拉杆弹簧,上有一个限钩靠,内有一段减震弹簧。转盘 外面有一个推钉,推管板与钉种管固定,有一支拉管弹簧拉接拉管杆、推管板、钉种管。机架固定一支推板轴,连接送种器,送种器与推种板固定,前下有一个三角顶,后有一支回归弹簧。送种器下面有一个压脚与压脚杆下端连接,上端有斜槽与压脚升降拉手接合。面板固定一个菌种固定槽,槽底有一把底割刀,两边有边割刀与割刀轴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带动叉与割刀凸轮接合。机架安装一支送棒槽,侧边有一支槽轴,连接拉动杆、拉槽杆、拉槽杆与拉槽轴一端固定,另一端固定调距杆、连接拉杆、连接曲槽杆下端,中部连接支轴、上端有一条曲槽接合曲轴。送棒槽内有一支托板,与托杆一端固定,中部与托杆轴连接,另一端连接顶杆下端,上端接合凸轮。面板下面固定一支扁管连接瓶盖,安装消毒瓶,扁管内装一条吸水带。逆时针转动皮带轮,曲轴拉动曲槽杆、拉杆、调距杆、拉槽轴、拉槽杆、拉动杆、槽轴、送棒槽,把菌棒向前送到打洞位置。转盘内面的拉钉向下拉动拉钩、打洞杆、钉种管成锥头在菌棒上打洞。拉钉与拉钩分离,拉管弹簧、拉杆弹簧向上把拉钩、打洞杆、钉种管一起拉到限钩靠的限定位置,减震弹簧减小回拉震动。割刀凸轮带动带动叉、割刀轴、边割刀,割开胶囊菌种边膜。随后、拉钉推动推种板,送种器把胶囊菌种前进一个位置。拉钉与推种板分离,回归弹簧把推种板,送种器拉回原位。底割刀割开胶囊菌种底膜。推钉向下推动推管板,钉种管平头把菌种钉入菌棒打好的洞中。推钉与推管板分离,拉管弹簧向上把钉种管拉回原位。同时、凸轮下压顶杆、托杆一端下降,另一端连接托板、菌棒上升。曲轴带动曲槽杆、拉杆、调距杆、拉槽轴、拉槽杆、拉动杆、槽轴,把送棒槽向后拉回原位。凸轮上拉顶杆、托杆一端上升、另一端连接托板下降、菌棒接触送棒槽,重新开始送棒。当托板、菌棒上升、菌棒接触吸水带。消毒液就印沾在菌棒打洞的位置上杀菌消毒。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胶囊菌种接种机代替手工接种,集消毒、送棒、打洞、送种。钉种一起完成,起到进一步提高接种的效率与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割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曲槽杆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主轴;3、割刀凸轮;4、皮带轮;5、手摇柄;6、转盘;7、拉钉;8、推钉;9、钉种管;10、推管板;11、减震弹黃;12、拉管杆;13、拉管弹黃;14、拉钩;15打洞杆;16、限钩靠;17、拉杆弹簧;18、支轴;19、推板轴;20、送种器;21、三角顶;22、底割刀;23、胶囊菌种;24、菌种固定槽;25、边割刀;26、压脚;27、压脚杆;28、回归弹簧;29、压脚升降拉手;30、推种板、31、曲槽;32、曲轴;33、曲槽杆;34、拉槽轴;35、调距杆;36、拉杆;37、凸轮;38、顶杆;39、托杆;40、送棒槽;41、槽轴;42、托板;43、拉动杆;44 ;拉槽杆;45、吸水带;46、扁管;47、消毒瓶;48、割刀轴;49、带动叉、50、托杆轴;51、菌棒。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胶囊菌种接种机,机架(I)有一支主轴(2),后端安装一个皮带轮(4)连手摇柄(5),割刀凸轮(3)、曲轴(32)、凸轮(37)、前端固定一个转盘¢)。转盘(6)内面固定一个拉钉(7),拉钩(14)与打洞杆(15)上端固定,拉钩(14)内有一支拉杆弹簧(17),上有一个限钩靠(16),内有一段减震弹簧(11)。转盘(6)外面固定一个推钉(8)、推管板(10)与钉种管(9)固定,拉管弹簧(13)拉接拉管杆(12)、推管板(10)、钉种管(9)。机架(I)固定一支推板轴(19),连接送种器(20)与推种板(30)固定,前下有一个三·角顶(21),后有一支回归弹簧(28)。送种器(20)下面有一个压脚(26),与压脚杆(27)下端连接,上端有条斜槽与压脚升降拉手(29)接合。面板固定一个菌种固定槽(24),内有一把底割刀(22)。边割刀(25)与割刀轴(48) —端固定,另一端固定带动叉(49),与割刀凸轮(3)接合。机架(I)定装一支送棒槽(40),侧边固定一支槽轴(41)、连接拉动杆(43)、拉槽杆(44)、拉槽杆(44)与拉槽轴(34) —端固定,另一端固定调距杆(35)、连接拉杆(36)、连接曲槽杆(33)下端,中部连接支轴(18),上端有一条曲槽(31)与曲轴(32)接合。送棒槽(40)内有一支托板(42),与托杆(39) —端固定,中部与托杆轴(50)连接,另一端连接顶杆(38)下端。上端接合凸轮(37)。面板下面固定一支扁管(46)连接瓶盖,安装消毒瓶(47)。扁管(46)内有一条吸水带(45)。图1、2、3、4、所示,逆时针转动皮带轮(4),曲轴(32)拉动曲槽杆(33)、拉杆(36)、调距杆(35)、拉槽轴(34)、拉槽杆(44)、拉动杆(43)、槽轴(41)、送棒槽(40),把放在送棒槽上的菌棒(51)向前送到打洞位置。转盘¢)内面的拉钉(7)向下拉动拉钩(14)、打洞杆(15)、钉种管(9)成锥头在菌棒(51)打洞。拉钉(7)与拉钩(14)分离,拉管弹簧(13)。拉杆弹簧(17)向上把拉钩(14)、打洞杆(15)、钉种管(9)一起拉到限钩靠(16)限定的位置,减震弹簧(11)减小回拉震动。割刀凸轮(3)拉动带动叉(49)、割刀轴(48)、边割刀(25),割开胶囊菌种(23)的边膜。拉钉(7)推动推种板(30)、送种器(20)、把胶囊菌种(23)前进一个位置,拉钉(7)与推种板(30)分离,回归弹簧(28)把推种板(30)、送种器(20)拉回原位。底割刀(22)割开胶囊菌种(23)底膜。推钉(8)向下推动推管板(10)、钉种管(9),平头把菌种钉入菌棒(51)打好的洞中。推钉(8)与推管板(10)分离,拉管弹簧(13)向上把拉管杆(12)、推管板(10)、钉种管(9)拉回原位。同时凸轮(37)下压顶杆(38),托杆(39) —端下降,另一端固定托板(42)上升。把菌棒(51)向上脱离送棒槽(40)。曲轴(32)带动曲槽杆(33)。拉杆(36)、调距杆(35)、拉槽轴(34)、拉槽杆(44)、拉动杆(43)、槽轴(41),把送棒槽(40)向后拉退回原来位置。凸轮(37)上拉顶杆(38)、托杆(39) —端上升,另一端固定托板(42)下降,菌棒(51)接触送棒槽(40),重新开始向前送棒。面板下面固定一支扁管(46)连接一个瓶盖,安装一个消毒瓶(47),扁管(46)内有一条吸水带(45),托板(42)、菌棒(51)上升,菌棒(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菌种接种机,其特征是:凸轮上拉顶杆,托杆一端上升、另一端连接托板下降,菌棒接触送棒槽,曲轴拉动曲槽杆、拉杆、调距杆、拉槽轴、拉槽杆、拉动杆、槽轴、送棒槽、把菌棒向前送到打洞位置,凸轮下压顶杆、托杆一端下降,另一端连接托板、菌棒上升,曲轴带动曲槽杆、拉杆、调距杆、拉槽轴、拉槽杆、拉动杆、槽轴,把送棒槽向后拉回原位;转盘内面的拉钉向下拉动拉钩、打洞杆,钉种管成锥头在菌棒上打洞,拉钉与拉钩分离,拉管弹簧、拉杆弹簧向上把拉钩、打洞杆、钉种管一起拉到限钩靠的限定位置;割刀凸轮带动带动叉、割刀轴、边割刀,割开胶囊菌种边膜;拉钉推动推种板,送种器把胶囊菌种前进一个位置,拉钉与推种板分离,回归弹簧把推种板,送种器拉回原位;底割刀割开胶囊菌种底膜,推钉向下推动推管板,钉种管平头把菌种钉入菌棒打好的洞中,推钉与推管板分离,拉管弹簧向上把钉种管拉回原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扬
申请(专利权)人:吴锦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5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24日 15:26
    我们菇农希望有一种快速的接种机.
    32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18日 14:08
    胶囊菌种整齐排列. 适合接种机取种接种.
    19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17日 10:39
    胶囊菌种接种机造价便宜. 适合广大茹农使用
    8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14日 13:36
    胶囊菌种接种机能比\手工接种快2一3倍. 缩短茵种接触空气时间.
    5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13日 11:09
    胶囊菌种比传统茵种好. .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