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915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5:25
提供了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使得气密性提高并增大了可靠性。作为行星齿轮装置的一个部件的连接轴(17)配备有盘部(17a)和轴部(28),盘部上以突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传动销,轴部从该盘部(17a)轴向延伸,二者之间具有肩部(27)并且轴部的外周上形成有锯齿(17b)。紧固部(12)的一端被形成为平坦的。使该紧固部(12)和盘部(17a)互相抵靠。此外,紧固部(12)的内径中形成有筒状部(12a)。连接轴(17)的肩部(27)以预定的径向气隙装配在该筒状部(12a)中。连接轴(17)的肩部(27)的外周上形成有环形槽(27a)。密封圈(29)以与筒状部(12a)弹性接触的方式安装在该环形槽(27a)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车轮的车轮轴承装置,并且更具体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这种车轮轴承装置由车轮轴承、减速齿轮以及电马达组合而成,并且旨在改进其密封性能和耐用性。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趋势,汽车的驱动形式正从使用内燃发动机的传统驱动形式转变为使用电马达的驱动形式。在这种环境下,作为电动汽车的车轮轴承装置,已经注意到使用由车轮轴承、减速齿轮和电马达的组合而成的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因为可以省去包括诸如推进器轴以及差动齿轮等的传统部件的体积庞大而复杂的动力传递机构,所以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轮的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的使用使得可以显著减小汽车的重量和尺寸。已知图8所示的这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的一个例子。该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包括车轮轴承51、安装在车轮轴承51上的行星减速齿轮52、用于驱动行星减速齿轮52的电马达M,以及具有旋转构件53的驱动部54。车轮轴承51包括毂轮56,该毂轮的一端具有供安装车轮用的车轮安装凸缘55, 该毂轮的外周上具有一个内滚道表面56a并且该毂轮具有从内滚道表面56a轴向延伸的筒状部56b ;内圈57,该内圈的外周上形成有另一内滚道表面57a并且该内圈压配合到毂轮 56的筒状部56b上;外构件58,该外构件58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供紧固该外构件58的车体安装凸缘58b,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形成有与内滚道表面56a、57a对置的双列外滚道表面58a、58a ;以及双列滚动元件59、59,该双列滚动元件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容纳在外滚道表面和内滚道表面之间。行星减速齿轮52包括太阳齿轮60,该太阳齿轮布置在旋转构件53上;外构件 58的内周上形成的内齿58c ;多个行星齿轮61,所述多个行星齿轮与内齿58c和太阳齿轮 60的外齿60a匹配;以及传动销63,该传动销用于相对于连接轴62可转动地支撑行星齿轮 61。驱动部54包括杯状的定子壳体64,该定子壳体形成电马达M并且可分离地布置在外构件58上;定子部65,该定子部内置在定子壳体64中;以及转子部66,该转子部紧固在旋转构件53上并且以预定的气隙与定子部65对置。连接轴62经由锯齿62a连接至毂轮56,以经由行星减速齿轮52和连接轴62将电马达M的旋转传递至毂轮56以便驱动车轮。现有技术的车轮轴承装置的这种结构能够保持用于车轮轴承51的足够空间,并且容易将车轮轴承51、行星减速齿轮52和驱动部54相互分开以便替换它们。这使得不必替换整个单元就可进行维护,并因此可以减少资源和维修成本。(例如,见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2315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的车轮轴承装置具有以下问题。即,因为毂轮56和连接轴62之间的密封不完善,容纳在驱动部54之内的润滑剂往往会从该处泄露至外面。因此,泄露的润滑剂将会污染周边环境,或者附着到邻近的制动部件而降低制动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这种车轮轴承装置可以改进电动汽车中使用的车轮轴承装置的密封性并因此提高其耐用性。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包括车轮轴承;行星减速齿轮,该行星减速齿轮安装在所述车轮轴承上;电马达,该电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行星减速齿轮;以及驱动部,该驱动部具有旋转构件;所述车轮轴承包括外构件,该外构件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体安装凸缘并且该外构件的内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构件,该内构件包括毂轮以及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的一端上一体地形成有供安装车轮用的车轮安装凸缘,并且该毂轮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筒状部,内周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扭矩传递的锯齿,所述内圈被压配合在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上,并且该内圈的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对置的内滚道表面;以及双列滚动元件,所述双列滚动元件以可自由滚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外滚道表面和所述内滚道表面之间;所述行星减速齿轮包括输入部件,该输入部件布置在所述旋转构件上;静止部件,该静止部件布置在所述外构件的内周上;多个行星部件,所述多个行星部件布置在所述静止部件和所述输入部件之间;以及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相对于连接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行星部件;所述驱动部包括定子壳体,该定子壳体形成所述电马达并且布置在所述外构件上;定子部,该定子部内置在所述定子壳体中;以及转子部,该转子部紧固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以预定的气隙与所述定子部对置;所述连接轴经由锯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毂轮,以经由所述行星减速齿轮将所述电马达的转动传递至所述毂轮,以便驱动车轮,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盘部和轴部,所述盘部形成所述行星部件,所述轴部经由肩部从所述盘部轴向延伸并且外周上形成有所述锯齿;所述连接轴被插入至所述毂轮中,直到所述盘部抵接所述内构件;并且在所述内构件和所述连接轴之间插设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密封圈,从而以液密方式将所述驱动部与外界屏蔽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因为其是这样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该车轮轴承装置包括车轮轴承;行星减速齿轮,该行星减速齿轮安装在所述车轮轴承上;电马达,该电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行星减速齿轮;以及驱动部,该驱动部具有旋转构件,并且具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经由锯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毂轮,以经由行星减速齿轮将电马达的转动传递至毂轮以便驱动车轮,并且所述车轮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盘部和轴部,所述盘部形成所述行星部件,所述轴部经由肩部从所述盘部轴向延伸并且外周上形成有所述锯齿;所述连接轴被插入在所述毂轮中,直到所述盘部抵接所述内构件;并且在所述内构件和所述连接轴之间插设有弹性材料形成的密封圈,从而以液密方式将所述驱动部与外界屏蔽开,因此,可以提供这样一种结合有轮内马达的车轮轴承装置,这种车轮轴承装置可以防止容纳在驱动部中的润滑剂通过连接轴泄露至外界,从而可以改进其密封性并因此提高其耐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所述行星减速齿轮包括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以及传动销,所述太阳齿轮布置在所述旋转构件上,所述多个行星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齿以及形成在所述外构件的内周上的内齿啮合,所述传动销从所述连接轴的外周突出以旋转地支撑所述行星齿轮。这使得可以在没有任何滑动接触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动力传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优选的是,通过使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的端部塑性变形而形成敛缝部,所述内圈由所述敛缝部紧固为轴向不可动;并且所述敛缝部的端部被整平,所述盘部抵接所述敛缝部的整平表面。这使得可以改进车轮轴承装置的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优选的是,所述敛缝部的内周上形成有筒状部,并且所述连接轴的肩部插入在所述筒状部中,二者之间有预定的径向气隙;并且绕所述连接轴的所述肩部形成有环形槽,并且所述密封圈被装配在所述环形槽中而使得该密封圈弹性接触所述筒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被插设在所述敛缝部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还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包括环形的盘状接触部、从该接触部的外周轴向延伸的凸缘部以及从该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智哉铃木昭吾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