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包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壳体的外侧形成一开口连通于该容置槽;以及一辅助承托件,其可移动地进出该容置槽,该辅助承托件具有一本体及一贯穿该本体的手指穿戴孔。藉此,可让使用者能单手稳定扶持住电子装置,以避免其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需单手扶持并操作的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发展,目前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在设计上皆会尽量缩减整体的尺寸,以达到轻、薄、短、小的目的。电子装置最常见的使用情形是使用者以一手托住电子装置的壳体背面,而另一手在正面之显示屏上点选操作,此乃电子装置特有的单手扶持的使用功能。 然而,在单手把持及单手操作电子装置时,往往缺乏稳固的把持点,容易因为稍受碰触即使得电子装置失去重心而掉落,造成电子装置的毁损。目前常见的设计通常是在壳体的外部增加一扣带或一手把,但该扣带或手把不易收藏,且具有占空间的问题。综上,本专利技术人致力于改善上述问题,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之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手持电子设备容易掉落损毁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其可让用户能单手稳定扶持住电子装置,以避免其掉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壳体的外侧形成一开口连通于该容置槽;以及,一辅助承托件,其可移动地进出该容置槽,该辅助承托件具有一本体及一贯穿该本体的手指穿戴孔。较佳地,该容置槽及该开口位于该壳体的角落处。较佳地,该辅助承托件的本体一侧朝外凸设一拉取部,该拉取部显露于该开口,于该壳体邻接该开口的位置形成一挡缘,该辅助承托件位于一收纳于该容置槽内的第一位置时,该拉取部嵌合于该挡缘。较佳地,该壳体包含一第一壳件及一盖合于该第一壳件的第二壳件,该第一壳件的内侧组装有一固定盖板,该容置槽由该固定盖板与该第一壳件共同界定而成。较佳地,该辅助承托件设有自该本体延伸形成的至少一抵接部,至少一该抵接部位于该容置槽内,该第一壳件的内表面凸设有一围绕壁,该围绕壁延伸形成至少一挡止部对应于至少一该抵接部,该辅助承托件位于一凸伸于该容置槽外的第二位置时,至少一该抵接部挡止于至少一该挡止部。较佳地,该围绕壁凸设有多个定位柱,该固定盖板抵接于该围绕壁且设有多个定位孔,该些定位柱插置于该些定位孔。较佳地,该手持辅助结构还包括一螺锁件,该螺锁件具有一杆部,该第一壳件具有一固定孔,该本体具有一定位导槽,该固定盖板具有一对应于该固定孔的螺孔,该螺锁件的杆部穿过该固定孔及该定位导槽且螺接于该螺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可将该手持辅助结构的辅助承托件拉出,并藉由该辅助承托件而可单手扶持住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得到稳固的支撑且不会掉落。再者,电子装置在不使用时,辅助承托件可收纳于壳体内部,故不会有占空间的问题。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图式,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与特点,可由此得到深入具体的了解,所附图式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前视组合示意图,其中该第二壳件未显示,且该辅助承托件位于该第一位置。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其中该辅助承托件位于该第一位置。图5是图4的A部分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的前视组合示意图,其中该第二壳件未显示,该辅助承托件位于该第二位置。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其中该辅助承托件位于该第二位置。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使用时的示意图,其中使用者将左手的手指穿过辅助承托件的手指穿戴孔。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壳体11容置槽12 开口13 挡缘14第一壳件141围绕壁142挡止部143定位柱144固定孔15第二壳件151 显示窗口20辅助承托件21 本体22手指穿戴孔23拉取部24抵接部25定位导槽30固定盖板31定位孔32 螺孔40螺锁件41 杆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或装置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 参阅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包括一壳体10及一辅助承托件20。其中电子装置可为平板计算机、销售终端机(POS)或个人数字助理(PDA),但不限定。该壳体10的内部设有一容置槽11,该壳体10的一侧形成一连通于该容置槽11的开口 12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槽11及该开口 12位于该壳体10右上方靠近后侧的角落处,但未有限定。该辅助承托件20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10的容置槽11,且辅助承托件20可在一收纳于该容置槽11内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及一凸伸于该容置槽11外的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移动,该辅助承托件20具有一本体21及至少一手指穿戴孔22。手指穿戴孔22贯穿该本体21,用以供使用者的手指穿过,且其形状及数量未有限定。在图式中,手指穿戴孔22的数量是以两个为例,且为对称的设置。当然,手指穿戴孔22也可只设置有一个;藉由上述之组成以形成本专利技术之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此外,参阅图4及图5所示,该辅助承托件20的本体21的一侧朝外凸设一拉取部23,该拉取部23显露于该开口 12,该壳体10在邻接于该开口 12的位置形成一挡缘13,在该辅助承托件20位在该第一位置时,该拉取部23嵌合于该挡缘13。再参阅图I及图2所示,具体而言,该壳体10包含一第一壳件14及一盖合于该第一壳件14的第二壳件15。其中该第一壳件14的内侧组装有一固定盖板30,该容置槽11由该固定盖板30与该第一壳件14共同界定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一平板计算机的壳体,其中第一壳件14为后盖,该第二壳件15为前盖,且前盖端面具有一显不窗口 151,以显露出内部的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出)。该辅助承托件20可以选择性地增设至少一抵接部24,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自该本体21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一壳件14的内表面凸设有一围绕壁141,围绕壁141在对应于该两抵接部24的位置形成两挡止部142,该辅助承托件20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抵接部24挡止于该挡止部142,藉此稳定辅助承托件20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降低摇摆松动程度。另外,围绕壁141朝固定盖板30方向凸设有多个定位柱143,而该固定盖板30设有多个定位孔31,组装该固定盖板30时,该固定盖板30抵接于该围绕壁141,且该些定位柱143插置于该些定位孔31。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定位柱143亦可成型于第二壳件15,而使固定盖板30固定于第二壳件15上。在其 它实施例中,固定盖板30与第二壳件15的相互固定方式亦可采用固定盖板30具有倒勾之设计而第二壳件15具有与其倒勾设计相对应嵌合或卡扣之设计,其固定方式未有限定,在此不予赘述。继续参阅图I、图2及图6所示,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还包括一螺锁件40,该螺锁件40具有一杆部41。该第一壳件14具有一固定孔144。该辅助承托件20具有一定位导槽25贯穿该本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手持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壳体的外侧形成一开口连通于该容置槽;以及,一辅助承托件,其可移动地进出该容置槽,该辅助承托件具有一本体及一贯穿该本体的手指穿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仁,刘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