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71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棒材加工机,降低棒材加工中的振动,实现精度更高的棒材加工。该棒材加工机具有在主轴管中延伸并接受要加工的棒材的固定管,该固定管中收入棒材供给机的供料部件,以进行棒材的给送,固定管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主轴的中心轴线向上方偏移而配置,以在供料部件位于固定管内部时,使棒材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上,并且供料部件的下面沿固定管的内侧底面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由棒材供给机的供料部件送给的棒材进行加工的棒材加工机,更加详细地说,涉及在主轴中延伸的具有接受要加工的棒材的固定管的棒材加工机。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棒材加工机中,例如特公昭53-22716号公报所示,具有在用于使要加工的棒材旋转的主轴架的主轴(管状主轴2)中设有接受棒材的固定管(间隔部件3)的形式。上述公报所述的固定管(间隔部件3)的两端部被支承在轴承部件等上。在目前的棒材加工机中,固定管的中心轴线与棒材加工机的主轴的中心轴线(棒材的加工轴线)一致,供料部件(送り矢)的中心轴线也与上述的中心轴线一致。固定管的外径比主轴的内径小一些,在其之间形成有间隙。使棒材进入固定管中而向下游侧给送的供料部件的外径比固定管的内径小一些,在其之间形成有间隙。由于供料部件整体较长,故在固定管中成为挠曲的状态。棒材加工机的棒材加工中,通过主轴使棒材高速旋转,通过该旋转使棒材振动(振れ),把持棒材的供料部件也振动。整体由长圆棒构成的供料部件由于成为挠曲的状态,容易向固定管冲撞。这样,供料部件冲撞到固定管上,则固定管也振动。该状况成为了使棒材的加工精度降低的原因。专利文献1特公昭53-227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棒材加工中的振动,实现精度更高的棒材加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棒材加工机具有在主轴中延伸的接受要加工的棒材的固定管,该固定管中收入棒材供给机的供料部件,以进行棒材的给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主轴的中心轴线向上方偏移而配置,以在所述供料部件位于固定管内部时,使棒材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上,并且供料部件的下面沿固定管的内侧底面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整体由长圆棒构成的供料部件整体被固定管的内侧底面支承,故能够减小棒材加工中棒材旋转所引起的供料部件的振动。由此,也能够降低固定管的振动,更加高精度地加工棒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固定管的一端部相对主轴架的棒材给送方向固定在上游侧部分而被单侧支承,该固定管从被支承的部分朝向筒夹并在主轴中延伸。由此,如被轴承支承的情况那样,在没有主轴的高速旋转引起的轴承磨损的问题这一方面上,本实施方式是有利的。此时,通过如上述那样使固定管的中心轴线偏移构成,供料部件由固定管的内侧底面支承,由此防止由于棒材加工中棒材的旋转引起的固定管自由端的振动。由于供料部件由于振动而冲撞,则固定管的自由端容易振动,故在单侧支承固定管的形式的棒材加工机中,上述结构是特别有效的。另外,最好由下述的棒材供给机向上述棒材加工机中供给棒材,该棒材供给机具有供料部件,其具有供料部主体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供料部主体下游端的用于把持棒材后端部的指形夹,指形夹的外径小于所述供料部主体的外径。由此,由于供料部主体被固定管的内侧底面支承,防止由于供料部主体的振动引起的固定管的振动,同时在棒材加工中旋转的指形夹以及由其把持的棒材不接触固定管的内侧底面,故能够确保棒材顺畅地旋转,可高精度地加工棒材。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棒材加工中的振动,实现精度更高的棒材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含有本实施方式的棒材加工机和用于向该棒材加工机供给棒材的棒材供给机的系统的示意图,为理解其内部结构而剖切表示;图2是棒材加工机的固定管的下游端部分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棒材加工机的固定管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固定管、供料部主体以及主轴的中心轴线位置关系的图。符号说明2 棒材加工机 4 棒材供给机10 主轴14 供料部主体16 指形夹18 筒夹(コレツトチヤツク)22 固定管O-O 棒材的中心轴线O-O 主轴的中心轴线O-O′ 固定管的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含有本实施方式的棒材加工机和用于向该棒材加工机供给棒材的棒材供给机的系统的示意图。为了理解内部结构而剖切表示。图2是棒材加工机的固定管的下游端部分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棒材加工机的固定管的上游端部分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固定管、供料部主体以及主轴的中心轴线位置关系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棒材加工机2和用于向该棒材加工机2供给棒材的棒材供给机4。棒材供给机4相对于棒材加工机2配置在棒材给送方向的上游侧。棒材加工机2可以是主轴移动型,也可以是主轴固定型。棒材供给机4具有保持多个棒材的材料搁板(未图示)、沿主轴10的中心轴线O-O(棒材加工轴线)笔直延伸的导轨6以及供料部件(送り矢)12,该供料部件12沿导轨6向下游方向移动并进入到棒材加工机2的主轴架8的主轴10中,用于向棒材加工机2给送棒材。供料部件12具有由长圆棒构成的给供料部主体14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供料部主体14下游端的用于把持棒材后端部的指形夹16。供料部主体14的外径比指形夹16的外径大。另一方面,棒材加工机2包括主轴架8;筒夹18(コレツトチヤツク),其设置在主轴架8的下游侧端部,用于把持要加工的棒材的前端部;刀头(未图示),其设置在筒夹18的下游侧,用于对棒材进行加工;主轴10,其从筒夹18向上游方向延伸,使筒夹18旋转而使棒材旋转;固定管22。固定管22,其一端部28相对主轴架8的棒材给送方向固定在上游侧部分24上而被单侧支承,从该支承的部分向筒夹18延伸到主轴1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管22的下游端26在筒夹18上游端的附近位置终止。向棒材加工机2给送棒材时,棒材供给机4的供料部件12进入到固定管22中,将棒材向下游侧供给,直到成为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的长度。另外,棒材供给机4的导轨6的内侧底面的高度与固定管22的内侧底面等高。棒材加工机2的刀头对在与主轴10的中心轴线O-O同轴上给送的棒材进行加工。由于把持棒材的后端部,故指形夹16的外径比棒材的外径大,如上述说明地,供料部主体14的外径比指形夹16的外径大。棒材的中心轴线O-O、供料部主体14的中心轴线O-O以及指形夹16的中心轴线O-O都位于同轴上。如图4所示,为了给送棒材而在固定管22内具有供料部件12时,固定管22的中心轴线O-O′相对于主轴10的中心轴线O-O向上方偏移配置,使棒材的中心轴线O-O位于主轴10的中心轴线O-O上,并且,供料部主体14的下面沿固定管22的内侧底面移动。更加详细地说,固定管22的中心轴线O-O′相对于主轴10的中心轴线O-O向上方偏移如下的量,即,横剖面为圆形的供料部主体14的半径与横剖面为圆形的固定管22的内径的差d。本实施方式的棒材加工机2如下动作。从棒材供给机4的材料隔板取出并向导轨6供给的棒材的后端部被供料部件12的指形夹16把持。供料部件12沿导轨6向下游方向移动,将棒材插入到棒材加工机2的固定管22中。棒材的前端部被筒夹18把持,利用刀头对部件进行加工。每次部件的加工结束时,该部分就被刀头切去,棒材通过供料部件12向前方送给。若棒材变短,则供料部件12进入到固定管22中而将棒材进一步向下游方向给送。由于导轨6的内侧底面高度与固定管22的内侧底面等高,故供料部主体14的下面沿导轨6的内侧底面滑动,并且沿等高的固定管22的内侧底面进一步前进。在供料部件12位于固定管22中的状态下,仅供料部主体14的下面与固定管22的内侧底面接触。由于指形夹16的外径比供料部主体14小,棒材的外径比指形夹16的外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材加工机,其具有在主轴中延伸的接受要加工的棒材的固定管,该固定管中收入棒材供给机的供料部件,以进行棒材的给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向上方偏移而配置,以在所述供料部件位于固定管内部时,使棒材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上,并且所述供料部件的下面沿固定管的内侧底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泽清伊藤隆三佐藤宪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育良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