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那嗪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198 阅读:5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丁苯那嗪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二甲胺水溶液和甲醛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反应制得四甲基甲烷二胺;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四甲基甲烷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滴加乙酰氯后,再滴加5-甲基-2-己酮,进行胺甲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二甲基氨基)甲基]-5-甲基-2-己酮;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3-[(二甲基氨基)甲基]-5-甲基-2-己酮与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反应,制得丁苯那嗪。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便宜易得的原料作为起始原料,以亚胺盐为胺甲基化试剂对5-甲基-2-己酮进行胺甲基化反应,提高了化学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以水为反应溶剂制备丁苯那嗪,操作简便,没有复杂的后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丁苯那嗪最早在瑞士上市,最初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2008年8月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以快速审批资格批准上市,成为首个且唯一的在美国治疗亨廷顿舞蹈症(HD)的药物。HD是一种遗传性、致死性脑部变性疾病,以人格改变、言语不清、情绪不稳、不自主运动和醉态为特征。通常于中年发病,由于大脑尾状核中细胞死亡,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5 20年,并最终导致死亡。丁苯那嗪主要通过可逆性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转运蛋白2(VMAT 2)来降低单胺类化合物,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的供应从而产生药理活性。丁苯那嗪除了抑制VMAT 2外,同时还能对突触前和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丁苯那嗪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 疗各种运动机能亢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与传统的抗精神药相比,丁苯那嗪不会引起迟发型运动障碍。一条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的制药工艺,对于丁苯那嗪在精神分裂症治疗及其它方面的应用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Osbond 1等报道合成丁苯那嗪的方法中采用昂贵且易燃的四氢铝锂作为还原剂,而且中间体不易制备,总收率低。Szantay等人报道了从6,7_ 二甲氧基_3,4_ 二氢异喹啉和3_异丁基_3_ 丁烯-2-酮合成丁苯那嗪的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3-异丁基-3- 丁烯-2-酮的制备收率很低,容易聚合,而且毒性较大。专利WO 080582612报道合成丁苯那嗪的方法是先将5_甲基_2_己酮与二甲胺盐酸盐与多聚甲醛反应生产3--5-甲基-2-己酮,再将3--5-甲基-2-己酮与碘甲烷反应生成季铵盐,该季铵盐再与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反应生成丁苯那嗪。该方法的缺点是5-甲基-2-己酮进行Mannich反应制备3--5-甲基-2-己酮时,生成异构体1_(二甲基氨基)-6-甲基-3-庚酮(含量高达30%),而且异构体与产品的沸点较接近,不能采用精馏的方法提纯,导致纯化困难,需要柱层析分离纯化,而且反应收率极低(16%),需要回收过量的5-甲基-2-己酮原料。此外,还要使用毒性大且价格昂贵的碘甲烷。 V- ^ ^ I叫σ专利CN 102120742和文献2报道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1_溴_2_甲基丙烷烷基化得到2-异丁基乙酰乙酸乙酯。2-异丁基乙酰乙酸乙酯再与甲醛和二甲胺盐酸盐水溶液进行Mannich反应,然后水解脱羧基。用酸碱洗涤和蒸馏提纯粗品得到3_-5-甲基-2-己酮。3--5-甲基-2-己酮与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反应生成丁苯那嗪。该方法的缺点是制备3--5-甲基-2-己酮,需要使用价格比较贵的I-溴-2-甲基丙烷,以及使用大量碳酸钾和大量甲基叔丁基醚溶剂,不易过滤,操作步骤多且复杂,产率较低(20%),以上缺点导致原料成本较高,回收溶剂成本较高,产生大量固体废料;合成丁苯那嗪时,使用大量丙酮作为溶齐U,而且收率较低。 +一 ——二切: 丨O Osbond J. M. , J. Chem. Soc. , 1961, 4711. YuQ. S·,Luo Y. ff. , X Y. , ACS Med. Chem. Lett. , 2010,I, 105.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廉价、较高的化学区域选择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二甲胺水溶液和甲醛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反应制得四甲基甲烷二胺;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四甲基甲烷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滴加乙酰氯后,再滴加5-甲基-2-己酮,进行胺甲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5-甲基-2-己酮;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3--5-甲基-2-己酮与6,7- 二甲氧基-3,4- 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反应,制得丁苯那嗪。其合成路线如下 _ ο 、一 Acc,CCO_ 00 , N + Ji —— N N —— Cl N= - I ____^ °I I HHH I I/丨O优选的,上述的,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的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或N,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上述的,其中所述步骤二包括先将步骤一得到的四甲基甲烷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冷却至O 5 °〇后,滴加乙酰氯,搅拌2 5小时;然后滴加5-甲基-2-己酮,升温至70 75°C,搅拌8 12小时;最后经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体3_-5-甲基-2-己酮。优选的,上述的,其中所述步骤三中以水为反应溶剂。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便宜易得的原料作为起始原料,合成丁苯那嗪的重要中间体3--5-甲基-2-己酮;以亚胺盐为胺甲基化试剂对5-甲基-2-己酮进行胺甲基化反应,提高了化学反应的区域选择性,降低了异构体1_(二甲基氨基)-6-甲基-3-庚酮的含量,大大提高了收率,同时简化了提纯操作,使用简单的减压蒸馏提纯产品,而不再利用柱层析来提纯产品,减少了有机溶剂和固体硅胶废料的排放;将3--5-甲基-2-己酮与6,7- 二甲氧基-3,4- 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在水中反应制备丁苯那嗪,不再使用碳酸钾,不再排放碳酸钾固体废渣,而且只用水做反应溶剂,对环境更加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的宗旨,无须使用价格昂贵和毒性较大的碘甲烷,节约了原料成本。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没有复杂的后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以下便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 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本专利技术以便宜易得的二甲胺水溶液和甲醛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合成四甲基甲烷二胺,常压蒸馏得到纯品;将四甲基甲烷二胺溶于(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低温滴加乙酰氯,再滴加5-甲基-2-己酮,经简单减压蒸馏便可得到高纯度的3--5-甲基-2-己酮,收率大于70% ;再与6,7- 二甲氧基_3,4- 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在水中反应制备高纯度的丁苯那嗪,收率大于85%。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四甲基甲二胺的合成在I L三口瓶中,加入162 g甲醛水溶液,冷却至O 5 °〇后,缓慢滴加545 g 二甲胺水溶液。自然升温到室温(28 °C),搅拌8小时。将反应液冷却到O 5 1后,缓慢加入250 g氢氧化钾固体,分出有机相,用50 g氢氧化钠干燥。过滤后,常压蒸馏有机相得到172 g四甲基甲二胺,产率84%,HPLC纯度99%。(2)3_-5-甲基-2-己酮的合成在I L三口瓶中,加入24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和122 g四甲基甲二胺,冷却至O 5 1后,滴加94 g乙酰氯,搅拌2小时。滴加123 g 5-甲基-2-己酮,缓慢升温到70 75°C,搅拌8小时。降至室温(28 °C)后,加480 ml水,再加入200 ml乙酸乙酯和100 mllM盐酸。分层后,水相用4 M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10 11,再用乙酸乙酯(150mlX3)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后减压蒸馏(20 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丁苯那嗪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二甲胺水溶液和甲醛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反应制得四甲基甲烷二胺;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四甲基甲烷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滴加乙酰氯后,再滴加5?甲基?2?己酮,进行胺甲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二甲基氨基)甲基]?5?甲基?2?己酮;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3?[(二甲基氨基)甲基]?5?甲基?2?己酮与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反应,制得丁苯那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戈李斌峰邓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暨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