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伯强专利>正文

塑磁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691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塑磁电机转子。它解决了现有电机转子生产成本高,磁体易产生裂纹等问题。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基体,所述的磁性基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轴上的第一延伸套和第二延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基体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凹坑。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塑磁电机转子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避免了磁体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纹,磁体和转轴连接紧密,不易产生松动或脱落,增强了本电机转子的同心度,使得工作更加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一种转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塑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科技的发展,电机转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有的技术生产的电机中,其电机转子一般采用在转轴上包裹或者粘结磁体的结构,磁体和转轴连接牢固时才能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往往存在着人工粘结成本较高,转轴和磁体连接不够紧密,磁体用量较多,转轴和磁体同心度差,温差变化大时磁体易产生裂纹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申请号201120349102. 6],包括转轴和套置在转轴上的磁芯,其中,磁芯为异性铁氧体磁钢,磁芯与转轴一体注塑成型,转轴与注塑连接磁芯的轴面上具有用以抓固异性铁氧体磁钢的抓固部,抓固部为具有凹纹的抓固部,抓固部为具有凹槽的抓固部。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机转子同心度差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着电机转子的磁体易产生裂纹,磁体用量较多,强度差,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转子的磁体不易产生裂纹的塑磁电机转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塑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基体,所述的磁性基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轴上的第一延伸套和第二延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基体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凹坑。凹坑使得磁性基体在高温的环境下不易产生裂纹。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凹坑呈圆形。圆形凹坑加工简单,不仅防止了磁性基体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裂纹,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转动时的机械噪声。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第一延伸套和第二延伸套与磁性基体材质相同且连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磁性基体和转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松动造成无法同步旋转,增加了本电机转子的同心度。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磁性基体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有环形凹槽。节省了材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第一延伸套与磁性基体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所述的第二延伸套与磁性基体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磁性基体和转轴更加紧密连接。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转轴的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叉口。使得装配电机时更加简单。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第一延伸套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套的长度。使得本电机转子运行时更加稳定。在上述的塑磁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磁性基体两端端面上的凹坑数量相等且错位设置。使得防裂效果更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塑磁电机转子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避免了磁体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纹,磁体和转轴连接紧密,不易产生松动或脱落,增强了本电机转子的同心度,使得工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转轴I、螺纹11、叉口 12、磁性基体2、环形凹槽21、凹坑22、第一延伸套3、第二延伸套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塑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I,在转轴I上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基体2,磁性基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轴I上的第一延伸套3和第二延伸套4,磁性基体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凹坑22,凹坑22使得磁性基体2在高温的环境下不易产生裂纹。凹坑22呈圆形,加工简单,不仅防止了磁性基体2在高温的环境下产生裂纹,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转动时的机械噪声。第一延伸套3和第二延伸套4与磁性基体2材质相同且连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磁性基体和转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松动造成无法同步旋转,增加了本电机转子的同心度。磁性基体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有环形凹槽21,节省了材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第一延伸套3与磁性基体2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所述的第二延伸套4与磁性基体2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缩小,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磁性基体和转轴更加紧密连接。转轴I的一端设有螺纹11,另一端设有叉口 12,使得装配电机时更加简单。第一延伸套3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套4的长度,使得本电机转子运行时更加稳定。磁性基体2两端端面上的凹坑22数量相等且错位设置,使得防裂效果更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转轴I、螺纹11、叉口 12、磁性基体2、环形凹槽21、凹坑2、第一延伸套3、第二延伸套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1),在转轴(1)上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基体(2),所述的磁性基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轴(1)上的第一延伸套(3)和第二延伸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基体(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凹坑(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I),在转轴(I)上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基体(2),所述的磁性基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轴(I)上的第一延伸套(3)和第二延伸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基体(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凹坑(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22)呈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延伸套(3)和第二延伸套(4)与磁性基体(2)材质相同且连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基体(2)两端的端面上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伯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