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包括横向移动模组、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分线气缸,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横向移动模组上,分线气缸均固设在支架上,并可纵向伸缩,每个分线气缸下端均设置有一分线齿,且相邻的分线齿之间均存有一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绞线段和直线段的交替位置出现线材松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绞线的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绞线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
技术介绍
绞线(stranded conductor)是由若干条单根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绞合成的导线,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要求的绞线标准也越来越多,绞线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对于一些两端要安装接头的绞线,由于接头位置的线材通常不能绞合在一起,如图I所示,因而这类绞线是由两段直线段B和一段的绞线段A交替组成(直线段B用来安装接头)。绞线机在量产这种绞线时,先绞制直线段B和绞线段A混合交替的长绞线,然后再将直线段B从中间截断并安装接头。但是,由于要交替绞制直线段B和绞线段A,而线材通常是软性材质,从而在绞线段A两端(即靠近直线段B和绞线段A的交替位置)的绞合的线材容易出现松动,从而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造成绞线接头的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以解决绞线在生产过程中, 容易在绞线段和直线段的交替位置出现线材松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包括一横向移动模组;一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横向移动模组上;可纵向伸缩的至少两个分线气缸,固设在该支架上,每个分线气缸下端均设置有一分线齿,且相邻的分线齿之间均存有一间距。进一步的,该横向移动模组包括一横向伺服马达和一单轴驱动器,该横向伺服马达与该单轴驱动器相连,该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单轴驱动器上。进一步的,所有分线齿的下端均开设有用于卡嵌绞线并限制其松动的至少一开口,且各个分线齿上开设的该开口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有分线齿上开设的该开口数量均为四个。进一步的,所有分线齿的下端均开设有用于卡嵌绞线并呈阶梯状的一齿口,且各个分线齿上开设的齿口相对应。进一步的,所有分线齿上开设的该齿口均设置有四级台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的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绞线段和直线段的交替位置出现线材松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绞线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绞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图3为图2中分线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线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请参图2,其为本技术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其包括横向移动模组、支架122、第一分线气缸121、第二分线气缸131、第一分线齿123以及第二分线齿 133。横向移动模组由横向伺服马达101和横向的单轴驱动器102构成;支架122架设在横向移动模组的单轴驱动器102上,并可以通过横向伺服马达101的控制进行横向移动。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均固设在支架122上,其伸缩端均位于下端,且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均可以纵向伸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是通过纵向伺服马达141和纵向的单轴驱动器142实现纵向伸缩的。即纵向伺服马达141与单轴驱动器142相连,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的控制端均连接在单轴驱动器142上,故而可以通过纵向伺服马达141来控制两个分线气缸121的伸缩。第一分线齿123设置在第一分线气缸121的下端,第二分线齿133设置在第二分线气缸131的下端,第一分线齿123和第二分线齿133的下端开设有相对应的齿口,用来卡嵌线材,且第一分线齿123和第二分线齿133之间存有一个间距,用来控制绞线的直线段和绞线段的交替。工作时,假设线材的行进方向如图示中的箭头向右的方向。在绞线机对线材进行绞合的同时,首先横向伺服马达101控制支架122连同第一分线气缸121、第二分线气缸 131、第一分线齿123以及第二分线齿133横向移动到单轴驱动器102的左侧,此时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均处于收缩状态。当绞线段01的绞制停止而刚好要进入直线段011的制作时,纵向伺服马达141控制第二分线气缸131伸长,并带动第二分线齿 133向下插线,第二分线齿133插下的位置正好是绞线段01和直线段011的交替位置,并将线材卡嵌在第二分线齿133上。然后,横向伺服马达101控制支架122连同第一分线气缸 121、第二分线气缸131、第一分线齿123以及第二分线齿133,以和线材同样的行进速度向右移动。当直线段011的绞直刚好完成而刚好要进入绞线段012的制作时,纵向伺服马达 141控制第一分线气缸121伸长,并带动第一分线齿123向下插线,第一分线齿123插下的位置正好是直线段011和绞线段012的交替位置,并将线材卡嵌在第一分线齿123上。此时,横向伺服马达101继续控制支架122连同第一分线气缸121、第二分线气缸131、第一分线齿123以及第二分线齿133,以和线材同样的行进速度向右移动。当线材移动到贴线位置时,对直线段011进行贴胶,然后横向伺服马达101和纵向伺服马达141进行回位控制,使第一分线气缸121和第二分线气缸131连同第一分线齿123和第二分线齿133收缩,同时支架122连同第一分线气缸121、第二分线气缸131、第一分线齿123以及第二分线齿133 横向移动到单轴驱动器102的左侧。如此重复上述过程,就能绞制出高品质的、直线段和绞线段混合交替的长绞线。基于本实施例,在绞线制作过程中,由于每完成一个绞制阶段(这里绞制阶段是指单个绞线段或直线段),都会将绞线段和直线段的交替位置卡嵌在第一分线齿123或第二分线齿133上,从而利用第一分线齿123或第二分线齿133的阻碍限制作用,使绞线段靠近交替位置的绞合线材不会出现松动,从而保证了绞线的产品质量。而第一分线齿123或第二分线齿133之间的间距即直线段的长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的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设置有两个分线气缸以及对应的两个分线齿,但若绞线更加复杂,则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上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分线气缸以及对应的分线齿。请参见图3,其为图2中分线齿的结构示意图,其下端开设有一个齿口 31,用于卡嵌线材。特别的是,齿口 31呈阶梯状,具有四级台阶,从而可以满足四股绞线同时量产的绞线机的要求,即在生产过程中,第一级台阶32处可以卡嵌一股绞线,第二级台阶33处可以卡嵌一股绞线,第三级台阶34处可以卡嵌一股绞线,第四级台阶35处可以卡嵌一股绞线。 齿口 31中台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如设置五个台阶、六个台阶均可。当然,上述分线齿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 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二分线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下端开设有四个开口 4广44 (开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均用来卡嵌绞线以限制其松动,且每个开口可以卡嵌一条绞线,因而同样也可以满足四股绞线同时量产的绞线机的要求。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只要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范围,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向移动模组;一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横向移动模组上;可纵向伸缩的至少两个分线气缸,固设在该支架上,每个分线气缸下端均设置有一分线齿,且相邻的分线齿之间均存有一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向移动模组;一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横向移动模组上;可纵向伸缩的至少两个分线气缸,固设在该支架上,每个分线气缸下端均设置有一分线齿,且相邻的分线齿之间均存有一间距。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向移动模组包括一横向伺服马达和一单轴驱动器,该横向伺服马达与该单轴驱动器相连,该支架可横向移动地架设在该单轴驱动器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绞线机分线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李永涛,胡中生,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