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铸焊设备滚动道控制电路及蓄电池铸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87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铸焊设备滚动道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滚动支道的第一控制分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分路包括第一输入支路和第一输出支路,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第三输入支路和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入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支路;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滚动支道的第二控制分路,所述第二控制分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输入支路、电机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串接的交流继电器、电源开关,所述第二输入支路包括交流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第二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支路、第三输入支路并且三者接入零线,所述第二输入支路接入火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铸焊设备滚动道控制电路及蓄电池铸焊设备
本申请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蓄电池铸焊工序中铸焊设备的滚动道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制造领域中,铸焊工序(即将蓄电池极板或极群等各个部件铸焊成整体) 是一道重要环节。目前,铸焊工序已可实现全自动化运作,即在铸焊线上,工作人员只需将蓄电器放在铸焊设备的滚动道上,铸焊设备将自动完成铸焊。但现有铸焊设备的滚动道都较短,无法同时放置多个蓄电池,工作人员只能一个一个放置,这种操作显得较为繁杂,且反而增加了工作强度,甚至出现工作人员放置蓄电池的速度赶不上铸焊设备铸焊速度的情况,这样便影响了铸焊效率。因此,只能通过延长现有铸焊设备的滚动道,例如采用两滚动支道对接形成较长滚动道的方式,使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放置多个蓄电池来提高铸焊效率。但延长了滚动道势必增加了传动该滚动道的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负荷,特别是当滚动道较长时,电机及其控制电路长期超负荷运作易导致故障,又反而影响了铸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满足较长滚动道的传动控制,又能有效降低故障率的滚动道控制电路。为实现本申请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蓄电池铸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铸焊设备滚动道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滚动支道的第一控制分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分路包括第一输入支路和第一输出支路,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第三输入支路和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入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支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滚动支道的第二控制分路,所述第二控制分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输入支路、电机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串接的交流继电器、电源开关,所述第二输入支路包括交流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第二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支路、第三输入支路并且三者接入零线,所述第二输入支路接入火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铸焊设备滚动道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滚动支道的第一控制分路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分路包括第一输入支路和第一输出支路,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第三输入支路和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入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支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滚动支道的第二控制分路,所述第二控制分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输入支路、电机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包括串接的交流继电器、电源开关,所述第二输入支路包括交流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第二输出支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支路、第三输入支路并且三者接入零线,所述第二输入支路接入火线。2.如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捷邹汉燊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