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液晶光栅,属于立体显示领域。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和液晶光栅,所述液晶光栅包括: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一侧的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夹设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层;位于所述上基板外侧的第一1/4波片;位于所述第一1/4波片上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1/4波片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完全吸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具有非偏振光的显示器的立体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时的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体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液晶光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所见到的2D显示器无法像真实世界一样为我们提供景深信息。我们之所以能够辨别景深(3D效果),关键在于人的两只眼睛具有60mm左右的瞳距产生的位置差异。有“双眼视差”的两副图成为一对“立体图像对”,其经过人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就产生了立体效果。3D显示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眼镜式主流的技术有快门式(shutter glass)技术和偏光式(pattern retard)技术,而裸眼式主要有视差挡板光栅和柱透镜光栅等。在裸眼式光栅中,视差挡板光栅技术应用最为成熟,而利用液晶光栅(LC barrier)技术可实现 2D/3D的切换。在采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单元的3D显示装置中,由于从液晶面板中射出的光为偏振光,因此,采用LC barrier时,只需要使用一个偏振片来实现3D显示。但是,对于非偏振光的显示器,诸如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 0LED)、等离子体(TOP)和阴极射线(CRT)的非偏光显示器作为显示单元的3D显示装置中,由于射出的光为自然光,因此,采用LC barrier时,需使用两个偏振片才能实现3D显示,这使得光损失严重,进行3D显示时的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液晶光栅,以提高立体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时的亮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和液晶光栅,所述液晶光栅包括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一侧的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夹设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胆留相液晶层;位于所述上基板外侧的第一 1/4波片;位于所述第一 1/4波片上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 1/4波片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完全吸收。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另一侧的反射片。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与所述反射片之间的第二 1/4波片。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上基板上面对所述下基板的一侧形成有间隔排列的条状的第一电极;所述下基板上面对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的条状的第二电极。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没有形成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现平面织构;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形成竖直 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沿电场方向垂直取向。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左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45度;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右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45度。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 1/4波片和所述偏振片一体化形成。上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 1/4波片和所述反射片一体化形成。—种液晶光栅,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夹设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层;位于所述上基板外侧的第一 1/4波片;位于所述第一 1/4波片上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 1/4波片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完全吸收。上述的液晶光栅,其中所述上基板上面对所述下基板的一侧形成有间隔排列的条状的第一电极;所述下基板上面对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的条状的第二电极。上述的液晶光栅,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没有形成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现平面织构;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形成竖直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沿电场方向垂直取向。上述的液晶光栅,其中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左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45度;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右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45度。上述的液晶光栅,其中所述第一 1/4波片和所述偏振片一体化形成。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液晶光栅中采用了一个1/4波片和一个偏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省了一个偏振片,这样,在进行具有非偏振光的显不器的立体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光损失也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进行3D显示时的亮度。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I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盒在没有施加电压时的光路图;图3为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盒在施加了电压时的光路图;图4为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时的光路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时的光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I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I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非偏振光的显示器I ;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I之上(出光侧)的液晶盒2,所述液晶盒2采用的是胆甾相液晶层;位于所述液晶盒2之上的1/4波片3 ;位于所述1/4波片3之上的偏振片4,其中,所述偏振片4的吸收轴与所述1/4波片3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2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1/4波片3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4完全吸收。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可以是OLED、PDP和CRT等非偏光显示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指的胆甾相液晶可以是在向列相液晶中添加左旋或者右旋手性化合物实现,也可以采用天然的胆留相液晶。当所述胆甾相液晶层采用左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4的吸收轴与所述1/4波片3的快轴之间成-45度(从上往下看),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右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4的吸收轴与所述1/4波片3的快轴之间成45度(从上往下看)。其中,所述液晶盒2、所述1/4波片3和所述偏振片4构成了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液晶光栅。需要进行3D显示时,通过对所述液晶盒的部分区域施加电压,可以形成液晶光栅的开口区(即透光区),没有施加电压的部分则形成液晶光栅的挡光区;需要进行2D显示时,对所述液晶盒的所有区域均施加电压,使得光线能够透过所有的区域。可以看出,在所述液晶光栅中,只包括了一个偏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基于非偏振光的显不器的立体显示装置,节省了一个偏振片,这样,在进行3D显示时,光损失也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 3D显不时的売度。图2为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盒在没有施加电压时的光路图,图3为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盒在施加了电压时的光路图。参照图2和图3,所述液晶盒2可以包括上基板22 ;下基板21;夹设于所述上基板2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和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光栅包括: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一侧的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夹设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层;位于所述上基板外侧的第一1/4波片;位于所述第一1/4波片上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1/4波片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完全吸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和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光栅包括 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一侧的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夹设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胆留相液晶层; 位于所述上基板外侧的第一 1/4波片; 位于所述第一 1/4波片上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预定角度,使得从所述液晶盒射出的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第一 1/4波片变成线偏振光后,能够被所述偏振片完全吸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另一侧的反射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与所述反射片之间的第二 1/4波片。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基板上面对所述下基板的一侧形成有间隔排列的条状的第一电极; 所述下基板上面对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的条状的第二电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没有形成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现平面织构;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形成竖直电场,使得所述胆留相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沿电场方向垂直取向。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左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45度; 当所述胆留相液晶层采用右旋液晶时,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 1/4波片的快轴之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武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