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模组及3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87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显示模组及3D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活动式相位差板、背光模组及位于活动式相位差板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面板,与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的每一条偏光条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的各行亚像素为一像素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若干条背光条,所述背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与偏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3D显示装置及其3D显示驱动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分成若干条可单独控制的背光条,每条背光条的宽度对应为活动式相位差板的偏光条宽度的整数倍,在显示时根据像素区域的显示状态来点亮或熄灭背光条,从而减小了串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3D显示模组及3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立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一大趋势,尤其是立体液晶显示器,它不仅具备了液晶显示器的超薄、节能等优点,而且使观看者可以直接看出图像中各物体的远近,能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信息,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立体液晶显示器,有的采用偏振分光(Plolarized Filter)方式、有的采用视差栅栏(parallax barrier)方式,还有的米用柱面透镜(lenticular lens)板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利用了人眼的双眼像差(binocular disparity)原理,即人的两只眼睛间隔约为65_,由于存在这种位置差异,因此左眼和右眼会看到稍微不同的二维图像,两个 不同的图像经过大脑的合成再现会再生有深度感的立体图像。一种立体显示技术被称为活动式相位差板(Active Retarder, AR),它拥有不降低分辨率,眼镜轻便等优点,被业内看好。AR 3D显示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显示面板及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活动式相位差板。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包括上基板7、下基板I及之间的液晶层4,在上基板7上设有公共电极6和上取向层5,下基板I上设有下取向层3和若干条状电极2。上述活动式相位差板可按条状电极2划分成若干条,每条的信号电压可以独立输入,当不加电时,液晶层呈现扭曲(Twi st)状态,偏振方向旋转90度。当加电时,液晶分子站立起来,光线通过它后偏振方向不变。也可以采用除了 TN型、OCB型等以外的液晶,原理相似。AR的每一条对应显示面板上若干亚像素,如图2所示。在第一时刻,显示面板上显示左眼图,而AR都不加电,偏振方向被调制为左旋偏光。第二时刻,显示面板上开始从左向右逐行输入右眼图像,然后AR第一条加电,使该区域出射光偏振方向调制为右旋偏光,那么第一条所对应的几个亚像素就会被观看者右眼看至IJ。以此类推,逐行将显示面板上的图像扫描为右眼图,对应的AR也逐行加电,将相应的亚像素出射光的偏振方向调制为右旋偏光。但是AR上一条偏光条(一条条状电极2对应的区域)往往对应若干行亚像素。实际上,AR上一条偏光条的宽度和一行亚像素相当时,串扰最小,但是会造成AR驱动难度高,垂直方向的观看视角窄,贴合精度要求高等问题。所以综合考虑,一般AR上一条偏光条都会对应若干行亚像素,但是因为显示面板上是逐行扫描的,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左眼显示内容,对应显示右眼图像的偏光条,如图3所示,当第二帧右眼图像开始扫描时,第一、二行已经输入右眼图像,但是第一条所对应的其他行仍旧为上一帧的左眼图像,此时无论偏光条为什么状态,都会出现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3D显示时的串扰。(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显示模组,包括活动式相位差板、背光模组及位于活动式相位差板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面板,与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的每一条偏光条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的各行亚像素为一像素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若干条背光条,所述背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与偏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活动式相位差板、背光模组及位于活动式相位差板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并驱动活动式相位差板使其出射光的偏振方向能使所述图像透过,与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的每一条偏光条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的各行亚像素为一像素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若干条与所述偏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的背光条,所述驱动电路还用于在每条背光条对应的像素区域显示的单眼图像与该像素区域对应的所述偏光条的偏光调制状态一致时驱动背光模组点亮该条背光条,不一致时熄灭该条背光条。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显示驱动电路、偏光调制电路、背光驱动电路及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偏光调制电路和背光驱动电路均连接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分别发送图像扫描信号和偏光调制信号至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和偏光调制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将在显示面板的像素区域扫描一帧的单眼图像的进度信号发送至时序控制电路,偏光调制电路将调制所述偏光条的调制完成信号发送至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进度信号或调制完成信号后将背光条驱动信号至所述背光模组。其中,每条所述背光条的宽度为所述偏光条宽度的整数倍。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上相邻两个背光条的分界面与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中的相邻两偏光条的分界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上相邻两个背光条的分界面将活动式相位差板中偏光条的一条偏光条分割成上下相等的两部分,背光模组上下两端的两个背光条的宽度为所述偏光条宽度的一半。其中,所述每条所述背光条的宽度与所述偏光条的宽度相等。(三)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分成若干条可单独控制的背光条,每条背光条的宽度对应为活动式相位差板的偏光条宽度的整数倍,在显示时根据像素区域的显示状态来点亮或熄灭背光条,从而减小了串扰。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活动式相位差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3D显示装置中活动式相位差板配合显示面板的进行3D显示的原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3D显示装置显示过程中会产生串扰的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一种3D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3D显示装置降低串扰的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3D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一种显示驱动方法显示当前巾贞时的示意图;图10是图5中3D显不模组米用第一种显不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巾贞时开始扫描第一组亚像素时的示意图;图11是图5中3D显不模组米用第一种显不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巾贞时扫描完第一 组亚像素一半时的示意图;图12是图5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帧时扫描完第二组亚像素一半时的示意图;图13是图8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二种显示驱动方法显示当前帧时的示意图;图14是图8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二种显示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帧时开始扫描第一组亚像素时的示意图;图15是图8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二种显示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帧时扫描完第一组亚像素时的示意图;图16是图8中3D显示模组采用第二种显示驱动方法在扫描下一帧时开始扫描第二组亚像素时的示意图;图17是采用第一种显示驱动方法显示时左右眼临界部分的显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3D显示模组包括活动式相位差板100、背光模组300及位于活动式相位差板1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显示面板200。活动式相位差板100中的偏光条的宽度M约为显示面板200中每行亚像素宽度P的整数倍,即M xp, X为自然数,严格讲,M略小于xp,这是偏光眼镜式3D设计中的公知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每一条偏光条对应的显示面板200上的各行亚像素为一像素区域。背光模组300包括若干条可单独控制的背光条,每条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显示模组,包括:活动式相位差板、背光模组及位于活动式相位差板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面板,与所述活动式相位差板的每一条偏光条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的各行亚像素为一像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若干条背光条,所述背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与偏光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