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150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主要包括:具有第一支撑铜块及第二支撑铜块的样品台;具有温度控制仪、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及第二加热块的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具有纳伏表的热电势测量模块;具有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和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处理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可快速简便地测量待测样品的热电势,无需对待测样品的表面镀金膜处理及焊接等操作,对待测样品表面的粗糙度、平整性也没有严格要求,而且测量热电势较小的待测样品时误差较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电势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测量热电势的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热电势的产生机制是当材料的两端存在一个温度梯度时,由于温度的不均匀性导致体系电子的不对称性分布,从而在材料两端产生一个电势差。通常所说的热电势也即塞贝克(seebeck)系数,其定义是样品的两端由温度差AT引起的电势差AV与温度差AT之t匕,即热电势S= Λ V/AT,它是一个仅与材料性质有关的物理量。热电势是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质,仅当材料本身的基本性质发生改变时才会随之变化,理论上它与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没有关系(纳米尺寸除外),并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叠加特性。热电势是衡量热电材料的重要参数,其在发电、制冷等能源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一直以来热电势的相关特性是各种新型材料和复杂的物理体系研究中的重点。热电势作为材料的重要物理参数,直接与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相关,对研究物体的输运性质、费米面形态、电子结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特点,热电势测量成为了常见的物理学和材料学中的研究手段。目前常见的热电势测量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分法进行热电势的测量,该方法的原理是给样品加热并在被测样品上焊接两种已知热电势的材料,通常为Cu和CuNi合金,并将这两种材料的一端焊接在样品的冷端,分别测量Cu导线上的电势差Uci=(Ss-Sqj) X (T1-T2)和CuNi合金导线上的电势差U1=(Ss-Saffl) X (T1-Ttl),则可以得到样品本身的热电势Ss(^ftl U+1。 Ui U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不用检测样品本身的实际温度差,仅通过测得两个不同热电势材料上的电势差即可相消得到温度差,从而样品本身的热电势。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I.样品与两种不同热电势材料之间的连接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需要在样品上面先镀上一层金膜,以确保良好的欧姆接触;2.所需样品的表面需要十分平整;3.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所接两种材料热电势要求相差越大越好,同时因为这两种不同热电势材料起到了导线的作用,一般均采用金属,但金属的热电势均较小,因此在实际测量中的增加了降低误差的难度;4.虽然该方法不需要测出实际的温度差,但温度的稳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仍然需要控温的装置来确保温度梯度的稳定以便测量;5.该方法接线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测量热电势的测量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其包括温度控制仪及与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以及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块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输入所述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将所述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判断,根据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与第二支撑铜块 进行加热;热电势测量模块,其包括纳伏表,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待测样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纳伏表的输入信号为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势差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A/D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仪及所述纳伏表连接,所述A/D转换装置将所述温度控制仪的温度信号和纳伏表的电势差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据传输总线连接所述A/D转换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字信号经过数据传输总线传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所接收的数字信号通过软件计算分析得出热电势测量结果。优选地,所述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温度控制仪分别连接的第一制冷片及第二制冷片,所述第一制冷片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二制冷片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制冷片及第二制冷片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及第二支撑铜块进行快速降温。所述第一制冷片与所述第二制冷片均为恒定功率。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仪与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块之间还设有功率放大装置,所述功率放大装置用于将所述温度控制仪输出至所述第一加热块和第二加热快的输出功率进行放大。优选地,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所述待测样品的两端之间还设有噪声滤波器,用以滤除所述待测样品两端输出的电势差信号中的噪声及交流信号。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为计算机或嵌入式处理单元。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绘图单元,所述绘图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所述热电势测量结果传送给绘图单元进行绘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用于快速测量待测样品的热电势,主要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得待测样品第一端的温度信号T1,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得待测样品第二端的温度信号T2,并将所述温度信号!\、T2输入温度控制仪;(2)通过所述纳伏表获得待测样品两端的正温度梯度方向的电势差信号AU1 ;(3)通过所述温度控制仪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块及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使所述待测样品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温度梯度方向与所述步骤(I)中待测样品的温度梯度相反,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得待测样品第一端的温度信号T2,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得待测样品第二端的温度信号T1 ;(5)通过纳伏表获得待测样品两端的反温度梯度方向的电势差信号AU2 ;(6)通过所述A/D转换装置将所述温度信号 \、Τ2及电势差信号AU1' AU2分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以ΙΕΕΕ488标准协议的格式通过总线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通过计算得出正温度梯度方向热电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其包括温度控制仪及与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以及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输入所述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将所述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判断,根据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与第二支撑铜块进行加热;?热电势测量模块,其包括纳伏表,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待测样品的分别两端连接,所述纳伏表的输入信号为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势差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A/D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仪及所述纳伏表连接,所述A/D转换装置将所述温度控制仪的温度信号和纳伏表的电势差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据传输总线连接所述A/D转换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字信号经过数据传输总线传送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 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其包括温度控制仪及与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以及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输入所述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将所述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判断,根据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与第二支撑铜块进行加热; 热电势测量模块,其包括纳伏表,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待测样品的分别两端连接,所述纳伏表的输入信号为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势差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山任爱黄平范念青钱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