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电势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测量热电势的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热电势的产生机制是当材料的两端存在一个温度梯度时,由于温度的不均匀性导致体系电子的不对称性分布,从而在材料两端产生一个电势差。通常所说的热电势也即塞贝克(seebeck)系数,其定义是样品的两端由温度差AT引起的电势差AV与温度差AT之t匕,即热电势S= Λ V/AT,它是一个仅与材料性质有关的物理量。热电势是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质,仅当材料本身的基本性质发生改变时才会随之变化,理论上它与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没有关系(纳米尺寸除外),并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叠加特性。热电势是衡量热电材料的重要参数,其在发电、制冷等能源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一直以来热电势的相关特性是各种新型材料和复杂的物理体系研究中的重点。热电势作为材料的重要物理参数,直接与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相关,对研究物体的输运性质、费米面形态、电子结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特点,热电势测量成为了常见的物理学和材料学中的研究手段。目前常见的热电势测量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分法进行热电势的测量,该方法的原理是给样品加热并在被测样品上焊接两种已知热电势的材料,通常为Cu和CuNi合金,并将这两种材料的一端焊接在样品的冷端,分别测量Cu导线上的电势差Uci=(Ss-Sqj) X (T1-T2)和CuNi合金导线上的电势差U1=(Ss-Saffl) X (T1-Ttl),则可以得到样品本身的热电势Ss(^ftl U+1。 Ui U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不用检测样品本身的实际温度差,仅通过测得两个不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其包括温度控制仪及与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以及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输入所述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将所述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判断,根据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与第二支撑铜块进行加热;?热电势测量模块,其包括纳伏表,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待测样品的分别两端连接,所述纳伏表的输入信号为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势差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A/D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仪及所述纳伏表连接,所述A/D转换装置将所述温度控制仪的温度信号和纳伏表的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势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台,其包括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分别支撑于待测样品的两端; 温度测量和控制模块,其包括温度控制仪及与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以及第二加热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铜块热接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支撑铜块和第二支撑铜块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输入所述温度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将所述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判断,根据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块与第二加热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铜块与第二支撑铜块进行加热; 热电势测量模块,其包括纳伏表,所述纳伏表的输入端与待测样品的分别两端连接,所述纳伏表的输入信号为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势差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A/D转换装置、数据传输总线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山,任爱,黄平,范念青,钱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