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防护浮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16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护浮筒,用于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试验设备的抗冲击防护,该抗冲击防护浮筒包括:外筒(2),其通过吸能支架(1)固定设置在舰船上;内筒(6),其套装在所述外筒(2)内,该内筒(6)内设有设备平台(13),所述试验设备安装在该设备平台(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内设置有支撑平台(15),所述内筒(6)通过橡胶垫设置在该支撑平台(15)上,该内筒(6)上端凸出于外筒(2)上端面,内外筒之间存在充满水的空隙,且该外筒(2)上端口壁面与内筒(6)外壁面之间的空隙间设置有橡胶支撑圆环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三级减振的抗冲击试验浮筒,以保护和回收试验测试设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冲击防护浮筒,适用于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试验设备的抗冲击防护。
技术介绍
在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实弹击中浮体后爆炸,爆炸冲击波和大面积的高温火焰将有可能损害采集仪器、电脑、传感器以及导线等试验测试设备,所以试验测试设备必须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即采用抗冲击防护装置来保护设备。用于试验测试设备的抗冲击防护装置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承受高温、高冲击,且在落水后能够正浮以回收测试设备及获取测试数据。目前,对测量仪器采取冲击防护的措施是将测量仪器布置于缓冲平台上,以降低仪器的冲击输人,保障仪器的安全。但缓冲平台只侧重于抗冲击防护,且主要依靠抗冲击隔离器隔振,这对击隔离器的研制或选用要求很高,而缓冲平台对高温环境及测试设备的水密等都缺少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三级减振的抗冲击试验浮筒,以保护和回收试验测试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防护浮筒,用于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试验设备的抗冲击防护,该抗冲击防护浮筒包括外筒,其通过吸能支架固定设置在舰船上;内筒,其套装在所述外筒内,该内筒内设有设备平台,所述试验设备安装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防护浮筒,用于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试验设备的抗冲击防护,该抗冲击防护浮筒包括:外筒(2),其通过吸能支架(1)固定设置在舰船上;内筒(6),其套装在所述外筒(2)内,该内筒(6)内设有设备平台(13),所述试验设备安装在该设备平台(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内设置有支撑平台(15),所述内筒(6)通过橡胶垫设置在该支撑平台(15)上,该内筒(6)上端凸出于外筒(2)上端面,内外筒之间存在充满水的空隙,且该外筒(2)上端口壁面与内筒(6)外壁面之间的空隙间设置有橡胶支撑圆环(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防护浮筒,用于舰船爆炸冲击试验中试验设备的抗冲击防护,该抗冲击防护浮筒包括 外筒(2),其通过吸能支架(I)固定设置在舰船上; 内筒(6 ),其套装在所述外筒(2 )内,该内筒(6 )内设有设备平台(13 ),所述试验设备安装在该设备平台(13)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 )内设置有支撑平台(15 ),所述内筒(6 )通过橡胶垫设置在该支撑平台(15)上,该内筒(6)上端凸出于外筒(2)上端面,内外筒之间存在充满水的空隙,且该外筒(2)上端口壁面与内筒(6)外壁面之间的空隙间设置有橡胶支撑圆环(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防护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2)上端口壁面为楔形面,所述橡胶支撑圆环(11)通过该楔形面与外筒(2)连接,且连接面之间夹有橡胶支撑垫圈(12)。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抗冲击防护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还包括 第一筒体,其底端凸出有法兰边,用于与吸能支架(I)连接,所述支撑平台(15)设置在该第一筒体底部; 淋浴喷头(3),其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周心桃肖汉林刘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