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023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包括支架和空气输送装置,空气输送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筒体、推杆、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推杆设于筒体的顶部且与筒体内壁紧密滑动配合,推杆顶部设有压板,压板与支架之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分别对称设于筒体的底部的两端,入口单向阀外端口处接有进气软管,出口单向阀外端口接有出气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充分满足野外地下坑道作业时施工人员对于新鲜空气的需求,且携带便捷、使用方便,便于野外没有用电条件时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
技术介绍
野外作业,尤其是野外地下坑道作业时,坑道内空气稀薄,极易造成坑道内施工人员呼吸困难、缺氧、眩晕,严重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而目前通用的空气输送装置体积庞大、耗电量高、装配困难,野外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一方面能够解决野外地下坑道作业时施工人员对于新鲜空气的需求,另一方面携带便捷、使用方便,便于野外没有用电条件时使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包括支架和空气输送装置,空气输送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筒体、推杆、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推杆设于筒体的顶部且与筒体内壁紧密滑动配合,推杆顶部设有压板,压板与支架之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分别对称设于筒体的底部的两端,入口单向阀外端口处接有进气软管,出口单向阀外端口接有出气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充分满足野外地下坑道作业时施工人员对于新鲜空气的需求,且携带便捷、使用方便,便于野外没有用电条件时使用。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支架;2、筒体;3、推杆;4、压板;41、弹簧;5、空气输送装置;6、入口单向阀;7、出口单向阀;8、进气软管;9、出气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包括支架I和空气输送装置5,空气输送装置5固定于支架I上;所述空气输送装置5包括筒体2、推杆3、入口单向阀6和出口单向阀7,推杆3设于筒体2的顶部且与筒体2内壁紧密滑动配合,推杆3顶部设有压板4,压板4与支架I之间设有若干弹簧41 ;所述入口单向阀6和出口单向阀7分别对称设于筒体2的底部的两端,入口单向阀6外端口处接有进气软管8,出口单向阀7外端口接有出气软管9。具体使用时,支架I和空气输送装置5置于外界空气中,将出气软管9探入作业的3地下空间内,将进气软管8置于外界空气中 ,抬起压板4时外界新鲜空气通过入口单向阀6进入筒体2,此时出口单向阀7闭合;压下压板4时,入口单向阀6闭合,筒体2内的新鲜空气通过出口单向阀7排出筒体,放开压板4,则压板4通过弹簧41恢复至抬起位置,同时吸入外界新鲜空气,如此往复。使用时亦可将支架I和空气输送装置5置于地下空间内,并将进气软管8置于地下空间内,将出气软管9置于外界空气中,可以排出地下空间内的浑浊空气,且方便地下施工人员使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包括支架(1)和空气输送装置(5),空气输送装置(5)固定于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装置(5)包括筒体(2)、推杆(3)、入口单向阀(6)和出口单向阀(7),推杆(3)设于筒体(2)的顶部且与筒体(2)内壁紧密滑动配合;所述入口单向阀(6)和出口单向阀(7)分别对称设于筒体(2)的底部的两端,入口单向阀(6)外端口处接有进气软管(8),出口单向阀(7)外端口接有出气软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空气输送器,包括支架(I)和空气输送装置(5),空气输送装置(5)固定于支架(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装置(5)包括筒体(2)、推杆(3)、入口单向阀(6)和出口单向阀(7),推杆(3)设于筒体(2)的顶部且与筒体(2)内壁紧密滑动配合;所述入口单向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