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长林专利>正文

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898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社会提供了一种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它有效地解决了风能、海洋能等存在的时大时小、时快时慢、时有时无或时顺时反这些非稳定性动力难以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并于现有开发利用设备中运用能够广泛接收、充分储存、稳定输出动力,从而显著增大(提高)其接收利用效率;其主要包括“自动变速器+蜗簧机构”组合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增效装置,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该装置在风能、海洋能等一系列非稳定性动力的开发利用设备中广泛运用能够更大范围更多地接收、储存、输出动力,从而显著地增大(提高)其接 收利用效率,其主要包括“自动变速器+蜗簧机构”组合体。
技术介绍
风能、海洋能一海浪能、潮汐能、洋流能、温差能等等这些都是非稳定性动力源,且是地球上最普遍、最丰富而又是难以利用的浩大资源。从客观上讲,他们存在着时大是小、时快时慢、时有时无、(海洋能的)时顺时反等非稳定性因素,对于今天人们按照额定功率设计的开发利用设备而言,确实难以对付,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接收利用而致效率极其低下,又尤其是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约10%的效率,巨大的基建投资、失衡的性价,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它向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步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为当今风能、海洋能等方面的开发利用设备提出了一种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以克服其非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接收利用风能、海洋能等方面的范围更大、更多而显著地增大(提高)其接收利用效率,并大大地提高它们的工业化,商业化生产发展水平。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主体是“自动变速器+蜗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轴[1]与换向轮[2]的前端轴[3]之结合盘[4]连接,其后端轴[5]与自动变速器[6]的输入端轴[7]的结合盘[8]连接,在自动变速器上设有监控器[9]且由其控制线路[10]控制的离合驱动器[11]和控制线路[12]控制的挡位驱动器[13],自动变速器输出端轴斜齿轮[14]啮合着蜗簧机构中绕蜗簧[15]且固定连接内端的中心轴[16]上转动的斜齿上条轮[17],于该轮边缘上设有牵引杆[18]固定连接蜗簧外端[19],并设有斜齿卡轮[20],中心轴上设有斜齿轮[21],其一边啮合着擒纵机构中的斜齿过轮[22],与之同轴的过轮[23]啮合着擒纵轮[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稳定性动力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轴[I]与换向轮[2]的前端轴[3]之结合盘[4]连接,其后端轴[5]与自动变速器[6]的输入端轴[7]的结合盘[8]连接,在自动变速器上设有监控器[9]且由其控制线路[10]控制的离合驱动器[11]和控制线路[12]控制的挡位驱动器[13],自动变速器输出端轴斜齿轮[14]啮合着蜗簧机构中绕蜗簧[15]且固定连接内端的中心轴[16]上转动的斜齿上条轮[17],于该轮边缘上设有牵引杆[18]固定连接蜗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长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