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71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钻头(10,40),包括:刀刃部分(12,42),其设置有螺旋切削刀刃(16,18,46,48),螺旋切削刀刃沿切削方向从刀刃部分(12,42)的顶端到后端;和柄部分(14,44),其与刀刃部分的后侧连续。刀刃部分包括:末端侧切削刀刃(16a,18a,46a,48a),其从刀刃部分的顶端沿切削方向以恒定的第一扭转角(α1)形成;中间槽(16b,18b,46b,48b),其沿切削方向与末端侧切削刀刃连续地形成,并且所述中间槽使它的扭转角(αx)沿切削方向从第一扭转角(α1)逐渐变化到第二扭转角(α2);和后侧槽(16c,18c,46c,48c),其沿切削方向以第二扭转角(α2)与中间槽连续地形成。后侧槽在切削方向上长于末端侧切削刀刃,并且第二扭转角(α2)大于第一扭转角(α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头,例如,用于在发动机元件等上钻孔的钻头。
技术介绍
当制造需要切削深孔的铝铸发动机元件时,会在切削元件的钻头上施 加大的负载。因此,在该切削过程中,传统上使用适用于切削深孔的钻头。日本技术公开公报No. 53-038953公开一种适用于在金属上切削 深孔的钻头,其中刀刃的全部或部分的扭转角连续地变化,并且末端侧的 扭转角大于刀刃的后端侧的扭转角。上述文献中的结构提高了钻头的穿剌 性和刚性。根据扭转角的大小,这种类型的钻头具有各种规格的强度(例如弯曲 强度、刚度)、切削阻力(切削反作用力)、金属屑形状、和排屑性能。因 此,钻头的寿命受到扭转角的设定条件的影响。特别地,起初工件上无孔, 当在工件上钻孔时,钻深孔的钻头遭受极大的负载。此外,这种钻头难以 把深孔的中心深处的金属屑排出。因此,钻头容易损坏并且容易被金属屑 堵塞。另一方面,起初工具有孔,当沿孔钻削孔时,又产生另一个问题。 例如,当制造铝铸发动机元件时,由于铸造精度的原因,发动机元件 上通过铸造的孔(即,所谓的铸孔)的位置可能偏移。因此,当用钻头钻 削这样的铸孔时,钻头的切削方向(切削位置)可能与铸孔不对准。这种 不对准会导致在钻头上施加极大负载,因而降低工具的寿命和加工精度。 有鉴于此,必须对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的扭转角的设定条件进行优 化,以便避免损坏钻头和使加工精度恶化,或者即使当存在上述不对准时 也能够避免损坏钻头和使加工精度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点,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头,例如 当钻深孔时其能够减小施加在钻头上的负载,因此延长工具寿命,并且确 保金属屑能够顺利地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钻头,包括刀刃部分,所述刀刃 部分设置有螺旋切削刀刃,所述螺旋切削刀刃沿切削方向从刀刃部分的顶 端到后端;和柄部分,所述柄部分与刀刃部分的后端连续。所述刀刃部分 包括末端侧切削刀刃,所述末端侧切削刀刃从刀刃部分的顶端沿切削方 向以恒定的第一扭转角形成;中间槽,所述中间槽沿切削方向与末端侧切 削刀刃连续地形成,并且所述中间槽使它的扭转角沿切削方向从第一扭转 角逐渐变化到第二扭转角;和后侧槽,所述后侧槽沿切削方向以第二扭转 角与中间槽连续,其中,后侧槽在切削方向上占据的长度大于末端侧切削 刀刃在切削方向上占据的长度。根据上述结构,当在工件上钻深孔时,金属屑能够有效地从深孔的深 处排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金属屑堵塞在钻孔的中间,并且施加在钻 头上的负载能够被减小,从而能够延长工具的寿命。此外,由于后侧槽处 的排出速度提高,因此能够防止金属屑堵塞导致的阻力增加,后侧槽长于 末端侧切削刀刃。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在所述刀刃部分的顶端上设置金刚 石,因为排屑性能进一步提高,因而刀刃顶端的磨损阻力也提高。当钻头设置有油路时,所述油路从所述钻头的顶端到后端轴向地穿过 所述钻头,所述油路由单通道构成,所述单通道从柄部分延伸到形成有中 间槽的部分,并且所述单通道在形成有中间槽的部分处分支成两个通道, 以便在所述刀刃部分的顶面的两个位置处开口,因为仅油路的单通道穿过 钻头的轴向中心,因此能够降低油路中的切削油的流程阻力。此外,当后侧槽的长度和扭转角设定成大于刀刃部分的末端侧切削刀 刃的长度和扭转角时,能够减小末端侧切削刀刃产生的金属屑的尺寸,该 金属屑能够在后侧槽处有效地排出。因此,当在工件中钻深孔时,由于金 属屑能够有效地从深孔的深处排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钻孔时金属屑堵 塞在孔的中间,并且能够降低施加到钻头上的负载,从而能够延长工具寿另一方面,当末端侧切削刀刃的扭转角设置成大于后侧槽的扭转角 时,钻头能够切削到工件中,同时具有低切削阻力。因此,当钻削形成在 工件上的铸孔时,即使钻头的轴向方向与铸孔的轴向方向不对准,钻头能 够沿钻头的轴向方向直线地进入,并且钻头基本不受铸孔的取向影响。因 此,即使当铸孔的铸造精度低,也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处可靠地进行钻孔, 因而能够高加工精度。此外,能够有效地防止钻头由于位置偏差而倾斜进 入铸孔中,因为位置偏差容易导致钻头弯曲和损坏。当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 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以示意实例的方式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图l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头的立体图2A是图1所示的钻头的侧视图2B是显示图1所示的钻头的刀刃部分的扭转角的变化的示意图3A是图2所示的钻头的前视图3B是显示图2所示的钻头的末端侧的局部放大侧视图3C是显示图2所示的钻头的末端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钻头的立体图5A是图4所示的钻头的侧视图5B是显示图4所示的钻头的刀刃的扭转角的变化的示意图6A是图5所示的钻头的前视图6B是显示图5所示的钻头的末端侧的局部放大侧视图6C是显示图5所示的钻头的末端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7是显示图4所示的钻头如何切削工件W中的铸孔的示意图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钻头的侧视图9是图8所示的钻头的前视图10是沿图8的线VniB-BIIIB的剖视图;禾口图11是显示图8所示的钻头如何钻削工件中的铸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钻头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钻头10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的钻头10的侧视图。图2B是显示图1所示的钻头10的刀刃的扭转角 变化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钻头10适用于在金属元件(工件)上钻深孔。 例如,工件为气缸体(铝铸发动机元件)。这里的深孔是指深度为钻头的 外直径的五倍或更大的孔,在一些情况下,孔相当深,其深度是钻头的外 直径的三十倍或更大。切削这种孔需要在钻头(切削工具)上施加极大的 负载。另外,应当理解的是,除了能够钻这种深孔,钻头10还适用于钻 相对浅的铸孔等。如图l和2A所示,本实施例的钻头10包括用于切削工件的刀刃部分 12和设置在刀刃部分12的后侧的柄部分14。柄部分14被旋转驱动源的 轧头等保持,当使用钻头10时该旋转驱动源设置在机床(未图示)上。刀刃部分12设置有第一切削刀刃16 (16a, 16b, 16c)和第二切削 刀刃18(18a, 18b, 18c),该第一切削刀刃16和第二切削刀刃18沿切 削方向(轴向方向)从钻头10的末端侧向后侧以螺旋形延伸。如图1, 3A 和3C所示,切削刀刃16和18相对于钻头10的轴向方向以对称方式从末 端侧向后侧以螺旋形式延伸。第一切削刀刃16包括刀刃边缘17a,其 位于钻头10的旋转方向(图3A中的箭头A的方向)的前侧;凸出表面l化, 凸出表面17b与刀刃边缘17a的后侧连续,因而限定钻头10的外直径表 面;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17c和17d,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l化和nd与凸出表面17b连续;和壁表面17e,壁表面17e桥接第二倾斜表面17d和 第二切削刀刃18的刀刃边缘19a。相似地,第二切削刀刃18设置有刀刃 边缘19a、凸出表面19b、第一倾斜表面19c、第二倾斜表面19d、和壁表 面19e。另外,根据图3A可以清楚看出,在切削刀刃16和18中,在进 入工件的刀刃边缘17a和19a上设置有前角(rake angle)。刀刃部分12的顶面20形成为围绕顶点(凿点)20a的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10,40),包括: 刀刃部分(12,42),所述刀刃部分(12,42)设置有螺旋切削刀刃(16,18,46,48),所述螺旋切削刀刃(16,18,46,48)沿切削方向从刀刃部分(12,42)的顶端到后端;和 柄部分(14,44),所述柄部分(14,44)与刀刃部分(12,42)的后端连续, 所述刀刃部分(12,42)包括: 末端侧切削刀刃(16a,18a,46a,48a),所述末端侧切削刀刃(16a,18a,46a,48a)从刀刃部分(12,42)的顶端沿切削方向以恒定的第一扭转角(α1)形成; 中间槽(16b,18b,46b,48b),所述中间槽(16b,18b,46b,48b)沿切削方向与末端侧切削刀刃(16a,18a,46a,48a)连续地形成,并且所述中间槽(16b,18b,46b,48b)使它的扭转角(αx)沿切削方向从第一扭转角(α1)逐渐变化到第二扭转角(α2);和 后侧槽(16c,18c,46c,48c),所述后侧槽(16c,18c,46c,48c)沿切削方向以第二扭转角(α2)与中间槽(16b,18b,46b,48b)连续地形成, 其中,后侧槽(16c,18c,46c,48c)在切削方向上占据的长度大于末端侧切削刀刃(16a,18a,46a,48a)在切削方向上占据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濑淳也福岛宏之箱崎正浩野村重光绀野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