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3518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方法,特征是向糖类水溶液中滴加氯金酸水溶液,于160-200℃密闭反应4-20小时,将得到的包含有金核的碳球分散于水中成0.01-2.5g/L的水溶液,与体积比为20∶1的12.5-312.5mg/L氯金酸、氯铂酸或氯化钯的水溶液混合后,在100-160℃回流3-10小时,经离心干燥后,将得到的包覆有5-60nm贵金属颗粒的碳球分散至由浓度为1-12摩尔/升的醇类水溶液与5-12摩尔/升氨水按体积比100∶1混和的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1-4摩尔/升正硅酸乙酯的醇类溶液,所得沉淀经600-800℃煅烧不少于6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心球结构及内核的金属颗粒尺寸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内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2004年第3卷,第711-714页)报道了利用类似于丁达尔效应的技术,成功合成出氧化钴或者硒化钴空心球结构和氧化钴壳包覆铂颗粒核的核壳结构。但该空心球采用的前驱物为八羰基钴,成本高,毒性大,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德国《应用化学杂志》(Angew.Chem.Int.Ed.,2004年,43卷,第597-601页)报道了采用水热法在低于200℃制备出均匀的碳包金结构,并利用回流方法在碳球外壳点缀上了Ag颗粒。但最终产物产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3年,125卷,第2384-2385页)报道了利用二氧化硅作牺牲模板合成可移动内核金颗粒的高分子核壳结构。但由于产物的外壳高分子功能单一,内核金颗粒大小和数目一定,不可调节,所以对于以后的应用存在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备内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方法,先向10-350毫升浓度为0.05-0.5摩尔/升的糖类化合物水溶液中,以10-100微升/分钟的速度滴加200-5000微升浓度为0.01-0.4摩尔/升的氯金酸水溶液,于160-200℃密闭反应4-20小时,得到包含有金核的碳球;其特征在于:将该含有金核的碳球分散于水中制得0.01-2.5g/L的水溶液,与与体积比为20∶1的12.5-312.5mg/L的贵金属氯酸盐水溶液混合后,在100-160℃回流3-10小时,经离心干燥,得到包覆有5-60nm贵金属颗粒的碳球;所述贵金属氯酸盐包括氯金酸、氯铂酸或氯化钯;将该包覆贵金属颗粒的碳球分散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书宏闵宇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