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师文专利>正文

纳米粉材料生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06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纳米粉材料生产机是属于生产金属、非金属纳米粉材料的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量高的纳米粉材料生产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机、机体,其结构要点机体自上而下为粗粉碎室、细粉碎室、第一研磨室、第二研磨室、成品箱。(*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生产金属、非金属纳米粉材料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外生产纳米粉材料设备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用电量较大(100千瓦以上),一台设备的年产量较低,不超过10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量高的纳米粉材料生产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电机、机体,其结构要点机体自上而下为粗粉碎室、细粉碎室、第一研磨室、第二研磨室、成品箱;粗粉碎室内的旋转打锤器同室外电机相连,粗粉碎室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投料斗,底端具有活动筛网的粗粉收料斗;细粉碎室内高压气室同气泵相连,高压气室上方同粗粉收料斗相连,高压气室的下方设置细粉收料斗,高压气室的两侧出口同细粉碎室的侧壁上靶垫相对应;第一研磨室内的研磨器之间的缝隙分别同上部细粉收料斗、下部的精粉收料斗相连;第二研磨室的研磨器之间的缝隙分别同上部精粉收料斗、下部精细收料斗相连;成品箱的上方为精细收料斗,侧方为出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本技术主要结构是粗粉碎室、细粉碎室、第一研磨室、第二研磨室、成品箱,其组件少、且形体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推广普及; 2.产量局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每台设备的年产量为10-15吨纳米粉材料;而耗电量仅为20千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电机22、机体1,机体1白上而下为粗粉碎室20、细粉碎室16、第一研磨室11、第二研磨室7、成品箱3;粗粉碎室20内的旋转打锤器19同室外电机22相连,粗粉碎室20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投料斗21,底端具有活动筛网18的粗粉收料斗17;细粉碎室16内高压气室15同气泵相连,高压气室15上方同粗粉收料斗17相连,高压气室15的下方设置细粉收料斗12,高压气室15的两侧出口14同细粉碎室16的侧壁上靶垫13相对应;第一研磨室11内的研磨器10之间的缝隙9分别同上部细粉收料斗12、下部的精粉收料斗8相连;第二研磨室7的研磨器6之间的缝隙5分别同上部精粉收料斗8、下部精细收料斗4相连;成品箱3的上方为精细收料斗4,侧方为出料口2。本技术还可设置第三研磨室等,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纳米粉材料的质量。权利要求1.纳米粉材料生产机,包括电机(22)、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自上而下为粗粉碎室(20)、细粉碎室(16)、第一研磨室(11)、第二研磨室(7)、成品箱(3);粗粉碎室(20)内的旋转打锤器(19)同室外电机(22)相连,粗粉碎室(20)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投料斗(21),底端具有活动筛网(18)的粗粉收料斗(17);细粉碎室(16)内高压气室(15)同气泵相连,高压气室(15)上方同粗粉收料斗(17)相连,高压气室(15)的下方设置细粉收料斗(12),高压气室(15)的两侧出口(14)同细粉碎室(16)的侧壁上靶垫(13)相对应;第一研磨室(11)内的研磨器(10)之间的缝隙(9)分别同上部细粉收料斗(12)、下部的精粉收料斗(8)相连;第二研磨室(7)的研磨器(6)之间的缝隙(5)分别同上部精粉收料斗(8)、下部精细收料斗(4)相连;成品箱(3)的上方为精细收料斗(4),侧方为出料口(2)。专利摘要纳米粉材料生产机是属于生产金属、非金属纳米粉材料的设备。本技术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量高的纳米粉材料生产机。本技术包括电机、机体,其结构要点机体自上而下为粗粉碎室、细粉碎室、第一研磨室、第二研磨室、成品箱。文档编号B22F9/02GK2785764SQ20052009040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于师文 申请人:于师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纳米粉材料生产机,包括电机(22)、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自上而下为粗粉碎室(20)、细粉碎室(16)、第一研磨室(11)、第二研磨室(7)、成品箱(3);粗粉碎室(20)内的旋转打锤器(19)同室外电机(22)相连,粗粉碎室(20)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投料斗(21),底端具有活动筛网(18)的粗粉收料斗(17);细粉碎室(16)内高压气室(15)同气泵相连,高压气室(15)上方同粗粉收料斗(17)相连,高压气室(15)的下方设置细粉收料斗(12),高压气室(15)的两侧出口(14)同细粉碎室(16)的侧壁上靶垫(13)相对应;第一研磨室(11)内的研磨器(10)之间的缝隙(9)分别同上部细粉收料斗(12)、下部的精粉收料斗(8)相连;第二研磨室(7)的研磨器(6)之间的缝隙(5)分别同上部精粉收料斗(8)、下部精细收料斗(4)相连;成品箱(3)的上方为精细收料斗(4),侧方为出料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师文
申请(专利权)人:于师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