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平专利>正文

两用式电弧法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74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式电弧法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生成室(1)、回风管路(2)、挡板阀(3)、送风管(4、5)、收集仓(6)、平台(11)、钝化装置(12)、压力流量传感器(13)、一级收集室(14)、真空包装箱(15)、伸缩节(16)、真空泵(17)、特种风机(18)、插板阀(19)、支架(20)、粒度在线测试仪(21)、吹风道(22),钝化风机(27)、鼓风管道(28)、电路控制装置(71),生成室(1)安装在支架(20)上,一端通过吹风道(22)、插板阀(19)与特种风机(18)相联,粒度在线测试仪(21)设置在吹风道(22)上;另一端通过挡板阀(3)、送风管(4)及插板阀与一级收集室(14)上端进风口相联;一级收集室(14)下部与真空包装箱(15)相联,上部出风口经送风管(5)及插板阀与收集仓(6)相联;收集仓(6)的下部装有压力流量传感器(13),并与钝化系统(12)相联;收集仓(6)的出风口经回风管路(2)与特种风机(18)的进风口相联,整个系统形成闭合循环回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使用两种形状材料连续生产金属纳米粉的专用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能使用块状和棒状高纯金属、利用电弧法来连续生产纯金属纳米粉的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备受关注的高科技材料。它以其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有着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变异性能,成为21世纪国际上竞相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所以纳米粉体的制造发展非常迅速, 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纳米粉制备方法,最普遍的是气体冷凝法、溅射法、通电加热蒸发法、炉内热分解法、激光化学气相合成及化学还原法等方法,但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主要表现在设备的结构过于复杂,操作和使用不方便,不能工业化批量生产;另外目前还出现了电弧法制备金属纳米粉等方法,但现行的电弧法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生产不连续、粒径不均匀、用料单一,即同时可以使用棒料或者块料的设备还没有出现,这对有些材料制取纳米粉很不方便,不能连续生产;现有设备生产的纳米粉粉体要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易氧化,纳米粉粉体表面没有钝化形成一层绝氧钝化膜,现有设备中没有高频高压引弧系统至使操作非常困难,不能满足军工生产和科研对高纯金属纳米粉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使用棒状或块状两种形状高纯金属原料,并且能够连续生产高纯度金属纳米粉的专用设备。该设备可使得制造出的纳米粉粉体形成钝化膜以防止金属纳米粉在自然环境中氧化,提高了金属纳米粉的纯度和操作安全性,同时该设备还使用高压高频引弧装置,在操作中起到稳定电弧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设备是采用升降旋转倾斜的电极生产,高频高压引燃弧、稳定电弧装置,使金属在坩锅内熔化、蒸发,通过收集仓收集,钝化系统钝化,实现制取高纯金属纳米粉的目的。该设备包括生成室、回风管路、挡板阀、送风管、收集仓、平台、钝化装置、压力流量传感器、一级收集室、真空包装箱、伸缩节、真空泵、特种风机、插板阀,支架、粒度在线测试仪、吹风道,钝化风机、鼓风管道、电路控制装置,生成室安装在支架上,一端通过吹风道、插板阀与特种风机相联,粒度在线测试仪设置在吹风道上;另一端通过挡板阀、送风管及插板阀与一级收集室上端进风口相联;一级收集室下部与真空包装箱相联,上部出风口经送风管及插板阀与收集仓相联;收集仓的下部装有压力流量传感器,并与钝化系统相联;收集仓的出风口经回风管路与特种风机的进风口相联,整个系统形成闭合循环回路。所述生成室的左端带有添料手孔,添料手孔的上面设置有观察视镜,上面还设置有观察装置,顶端设置有电极升降旋转倾斜装置,生成室的下面内部设置有放料坩埚。所述收集仓包括旋转筛、外部皮带轮、非接触联轴器、转轴;旋转筛设置在收集仓的内部,旋转筛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上面联有非接触联轴器,非接触联轴器的另一端和皮带轮相连。所述生成室上的观察装置包括内固定套、外固定套、外层石英玻璃、窗刷、内层石英玻璃、密封圈、微机探头、观察装置架、轴承、密封套、非接触联轴器、微电机、刷子轴、可调整射灯架、强力射灯;观察装置架上面带有三个孔,微机探头、刷子轴、可调整射灯架上的强力射灯分别设置在三个孔内,可调整射灯架和微机探头的前面分别通过内固定套和外固定套设置有外层石英玻璃和内层石英玻璃,内层和外层石英玻璃采用密封圈密封;窗刷设置在刷子轴的顶端,刷子轴的另一端通过非接触联轴器和微电机相连。所述电极升降旋转倾斜装置包括密封波纹管、密封盖、密封圈、升降固定套、齿条、齿轮箱、可调转轴、偏心轮轴、蜗轮轴、顶丝、蜗轮、蜗杆、球头销、球头销盖、滑道、升降调速电机、手动调整手轮、齿轮、手轮、底板、偏心调整手轮、固定架、调速电机、齿轮轴。所述放料坩埚包括块料坩锅或棒料坩锅及冷却隔套,冷却隔套设置在块料坩锅或棒料坩锅下面。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由主电源变压器和高频引弧电路构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即可用纯金属块料,也可以用高纯金属棒料,这对有些不易加工成型的金属来说加工高纯金属纳米粉非常方便,此外能利用多种形状物体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降低生产成本。2、本技术可利用高纯金属块料、棒料、连续生产高纯金属纳米粉,生产时可以直接将生成室内储存的物料放入坩锅,不用打开生成室,保证连续生产所需内部气氛,提高了生产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技术可以根据生产的不同物料,选择不同直径电极。生成室内设置的电极、坩锅可以设置1-3个。多个组合可以生产一种高纯金属纳米粉或生产多种材质组成的合金纳米粉,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应用广泛的特点。4、本技术电极可上下调整,旋转调整、倾斜调整,采用微机探头观察工作场景并反馈给工业计算机系统,由工业计算机系统输出总指令,操作准确方便。5、本技术电路系统采用高频引弧、稳弧,将电流电压信号反馈给工业计算机系统,并由工业计算机系统下总指令控制电流电压参数,操作控制准确,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方便。6、本技术设备采用了风量传感器,粒径测试设备,可以随时监测其工作状态,并随时可调整系统风压、风量,并将其数据传递给工业计算机系统,并由计算机下达总指令,控制其风压、风量及纳米粉的粒径,保证其生产出的高纯金属纳米粉粒径均匀。7、本技术设备的生产纳米粉粉体系统与钝化系统设计浑然一体,使加工的纳米粉粉体材料不用通过中间环节直接进入钝化系统,钝化后的高纯金属纳米粉可以直接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因为取消中间环节提高了金属纳米粉纯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2为两用式电弧法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技术生成室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主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该设备包括生成室1、回风管路2、挡板阀3、送风管4、5、收集仓6、平台11、钝化装置12、压力流量传感器13、一级收集室14、真空包装箱15、伸缩节16、真空泵17、特种风机18、插板阀19,支架20、粒度在线测试仪21、吹风道22,钝化风机27、鼓风管道28、电路控制装置71,生成室1安装在支架20上,一端通过吹风道22、插板阀19与特种风机18相联,粒度在线测试仪21设置在吹风道22上;另一端通过挡板阀3、送风管4及插板阀与一级收集室14上端进风口相联;一级收集室14下部与真空包装箱15相联,上部出风口经送风管5及插板阀与收集仓6相联;收集仓6的下部装有压力流量传感器13,并与钝化装置12相联;收集仓6的出风口经回风管路2与特种风机18的进风口相联,整个系统形成闭合循环回路。所述收集仓6包括旋转筛7、外部皮带轮8、非接触联轴器9、转轴10,旋转筛7设置在收集仓6的内部,旋转筛7固定在转轴10上,转轴10上面联有非接触联轴器9,非接触联轴器9的另一端和皮带轮8相连。如图3、4所示所述生成室1的左端带有添料手孔23,添料手孔23的上面设置有观察视镜24,上面还设置有观察装置,顶端设置有电极升降旋转倾斜装置,生成室1内部的下面设置有放料坩埚。所述生成室1上的观察装置包括内固定套32、外固定套33、外层石英玻璃34、窗刷35、内层石英玻璃36、密封圈37、微机探头38、观察装置架39、轴承40、密封套41、非接触联轴器42、微电机43、刷子轴44、可调整射灯架45、强力射灯46;观察装置架39上面带有三个孔,微机探头38、刷子轴44、可调整射灯架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