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151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由机座、8个限位轮、两个张紧轮、计数轮、压紧限位轮、齿轮计数传感器、接近开关、感测元件组成。其特征是:接近开关及感测元件的使用,可实现对管缆测量运动方向的判断,实现可逆测量;每对限位轮中的一个、计数轮及张紧轮位置自动可调,可满足不同直径管缆测量,调整管缆压紧力,防止管缆打滑;两个计数传感器的使用,可提高管缆测量的可靠性及精度;使用PLC使管缆检测可靠性增加。该方法及装置,先进、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适合航空等特殊环境,能满足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空速校准拖锥管缆收放过程的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目的是用于飞机空速校准中拖锥管缆的收放行程检测,拖锥管缆是飞机空速校准方法拖拽锥法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方法及装置还可以用于普通线缆、软管的测量,如电线、光缆、尼龙管、橡胶软管等的长度或行程测量。目前常用的大行程检测装置中,常见的是采用一对传动轮,一个是计数轮,一个为限位轮,被测管缆从两轮中间通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管缆带动计数轮转动,通过记录计数轮转过圈数或计数轮上齿轮的齿数,计量管缆移动长度,检测行程距离。为了减弱管缆抖动引起的检测误差,使管缆平稳通过测量计数轮,一般在计数轮之前加有限位机构,一种限位机构由两个滚轮组成,管缆通过该对滚轮实现限位。其存在的不足是I.管缆行程检测装置中没有管缆移动方向判断功能,不能实现对管缆的可逆检测,即只能实现对管缆的单向检测;2.管缆与传动轮之间形成点接触,附着力不强,易打滑,导致测量误差大;3.计数轮与限位轮位置固定,只能适应固定直径管缆的检测;4. 一对滚轮构成的限位机构,不能完全限制管缆的抖动,并且滚轮位置固定,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米机构和对称置于计米机构两侧的两组限位机构;所述计米机构和两组限位机构均位于机座(1)上;所述限位机构中,左侧限位机构由限位轮Ⅰ(2)、限位轮Ⅱ(3)、限位轮Ⅲ(4)、限位轮Ⅳ(5)组成;垂直安装的限位轮Ⅰ(2)和限位轮Ⅱ(3)与水平安装的限位轮Ⅲ(4)和限位轮Ⅳ(5)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待测管缆通过的交叉孔;限位轮Ⅰ(2)和限位轮Ⅳ(5)位置自动可调;右侧限位机构由限位轮Ⅴ(13)、限位轮Ⅵ(14)、限位轮Ⅶ(15)、限位轮Ⅷ(16)组成;垂直安装的限位轮Ⅴ(13)和限位轮Ⅵ(14)与水平安装的限位轮Ⅶ(15)和限位轮Ⅷ(16)之间形成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管缆大行程可逆精确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米机构和对称置于计米机构两侧的两组限位机构;所述计米机构和两组限位机构均位于机座(I)上; 所述限位机构中,左侧限位机构由限位轮I (2)、限位轮II (3)、限位轮III (4)、限位轮IV(5)组成;垂直安装的限位轮I (2)和限位轮II (3)与水平安装的限位轮111(4)和限位轮IV(5)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待测管缆通过的交叉孔;限位轮I (2)和限位轮IV(5)位置自动可调; 右侧限位机构由限位轮V (13)、限位轮VI (14)、限位轮Vn (15)、限位轮VDI (16)组成;垂直安装的限位轮V (13)和限位轮VI (14)与水平安装的限位轮VIK15)和限位轮VDI (16)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待测管缆通过的交叉孔;限位轮VK14)和限位轮VIK15)位置自动可调; 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笃喜赵小军王新刚覃秋霞李浩朱琳李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