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二次套塑生产线上束管鼓包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信光缆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二次套塑工序产生的束管鼓包,容易引起束管在 下个工序(成缆)中破裂,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现有的二次套塑上鼓包检测装置结构复 杂,价格昂贵,且维修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的光 缆二次套塑鼓包检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缆二次套塑鼓包检测装置,包 括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板、垂直地固定在底板上的连接管、安装在连接管上端的导轮固定板, 所述的导轮固定板上包括至少三个轴心线相平行的进线导轮、出线导轮、可上下移动的活 动导轮以及用于检测活动导轮位移大小以判断束管上鼓包大小和位置的检测机构,所述的 活动导轮位于进线导轮与出线导轮之间,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导轮上的检测开 关,束管由进线导轮导入再由出线导轮导出,当经过活动导轮时,若束管上出现鼓包超过设 定大小,活动导轮向上运动触发检测开关动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机构还包括距离调节部,所述的距离调节部用于活动导轮 与进线导轮之间的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二次套塑鼓包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板(1)、垂直地固定在底板(1)上的连接管(2)、安装在连接管(2)上端的导轮固定板(3),所述的导轮固定板(3)上包括至少三个轴心线相平行的进线导轮(4)、出线导轮(5)、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导轮(6)以及用于检测活动导轮(6)位移大小以判断束管上鼓包大小和位置的检测机构(7),所述的活动导轮(6)位于进线导轮(4)与出线导轮(5)之间,所述的检测机构(7)包括设置在活动导轮(6)上的检测开关(71),束管(10)由进线导轮(4)导入再由出线导轮(5)导出,当经过活动导轮(6)时,若束管(10)上出现鼓包超过设定大小,活动导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平,潘卫东,沈郁良,庄伟,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