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萃取吸收在钨冶炼中治理氨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736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萃取吸收在钨冶炼中治理氨氮的方法。先萃取:将蒸发回收的稀氨水加入有机相萃取剂进行萃取铵根离子NH4+,氨水中的游离水和氢氧根离子进入萃余液水相中;再反萃:在萃取后的有机相中加入工业浓盐酸,反萃后重相为氯化铵,在底部;轻相含P507有机相经洗涤后进入下一周期循环萃取使用;反萃液氯化铵溶液进行氨吸收;氨水浓度110g/l返回钨冶炼离交流程当解析剂;最后洗涤:在反萃后的有机相中加入无盐水,确保有机相残余的氯化铵尽可能排出,洗后液为氯化氨溶液,连同上一步反萃液一起进入氨吸收,洗涤后的有机相萃取剂P507进入下一周期循环使用。此方法进一步提高氨氮回收率,改善工作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新型萃取与吸收相结合技术在钨冶炼氨氮治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钨冶炼中采用蒸发结晶法回收氨制取氯化铵,实现氨氮循环利用,现有技术存在着氨氮回收率低、蒸发结晶能耗大、成本高等不足。回收率低势必造成工作环境差、 废水难于达标排放。同时,随着石油的价格不断上涨,蒸发回收的成本也将会越来越高。因此,研发出一种低能耗的回收工艺来替代目前的蒸发结晶工艺意义十分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普遍采用蒸发结晶回收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进一步提高氨氮回收率,改善工作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其步骤如下第一步,萃取将蒸发回收的稀氨水加入有机相萃取剂进行萃取铵根离子NH4+,有机相萃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80%煤油和20% P507配制而成,氨水中的游离水和氢氧根离子进入萃余液水相中,从而实现铵根离子与氢氧离子的分离和游离水的排放;萃余液部分为干净工艺水,实现无害排放;第二步,反萃在萃取后的有机相中加入工业浓盐酸进行反萃,反萃后重相为氯化铵,氯根浓度175 200g/l,分层在底部,从下部出料阀排除;轻相含P507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萃取吸收在钨冶炼中治理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萃取:将蒸发回收的稀氨水加入有机相萃取剂进行萃取铵根离子NH4+,有机相萃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80%煤油和20%?P507配制而成,氨水中的游离水和氢氧根离子进入萃余液水相中,实现铵根离子与氢氧离子的分离和游离水的排放;萃余液部分为干净工艺水;第二步,反萃:在萃取后的有机相中加入工业浓盐酸进行反萃,反萃后重相为氯化铵,氯根浓度175~200g/l,分层在底部,从下部出料阀排除;轻相含P507的有机相经洗涤后进入下一周期循环萃取使用;反萃液氯化铵溶液进行氨吸收,吸收后混合液中氯根浓度175~200g/l;氨水浓度110g/l返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璞孟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