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984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管、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包覆层、改性闭孔泡沫层以及外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为多于一层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层,每一层树脂带与内管轴向之间呈不同角度。每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的带条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玻璃纤维的高强度增加管材的环向强度和轴向强度;玻璃纤维树脂带薄、化学成分耐腐蚀效果好;制作工艺简便,可以大大降低管体重量,能有效解决腐蚀问题并降低管体重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石油输送管线、其他液体/气体物料输送管线中使用的复合管道,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增强复合管。
技术介绍
钢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广泛应用于油田的运输管道,但是钢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存在容易被腐蚀和管体重量大的问题。中国专利200710013071. 5公开了《聚乙烯玻璃纤维浸脂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可以解上述钢带缠绕管道容易被决腐蚀的问题,但该种方法只能制作定长,并且要将玻璃纤维通过滚压入树脂槽内,浸脂后均匀缠绕到聚乙烯管的管壁上形成增强层,这要经过数小时 养护固化处理,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因此,解决上述易腐蚀、结构笨重以及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其中,该复合管的最内层为一内管(I),该内管上缠绕有多于一层的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上包覆有交联聚乙烯层(3)的包覆层,在交联聚乙烯层(3)上包覆有改性闭孔泡沫层4的保温层,保温层外是聚乙烯层(5)外体保护层。所述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其中,所述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中的每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所述内管(I)轴向之间呈不同角度。所述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其中,所述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中,前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后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其中,所述每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的内管为聚乙烯材料制成,内管和外包覆层之间有多层螺旋缠绕的玻璃纤维树脂带形成增强层。利用玻璃纤维的高强度增加管材的环向强度和轴向强度;玻璃纤维树脂带薄、化学成分耐腐蚀效果好;制作工艺简便,可以大大降低管体重量,能有效解决腐蚀问题并降低管体重量。附图说明图I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示意图图2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管,所述增强管具有内管、多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和外包覆的结构。请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复合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管I、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包覆层3、改性闭孔泡沫层4以及外层5。具体地说,本技术是在聚乙烯材料制成内管I上缠绕有多于一层的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中的每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内管I的轴向之间呈不同角度。每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的带条之间具有不同的间隙;在螺旋增强层2外自里至外地依次包覆有交联聚乙烯包覆层3、改性闭孔泡沫保温层4和聚乙烯保护层5。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依次由聚乙烯内管I、增强层,即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层2、交联聚乙烯包覆层3、改性闭孔泡沫保温层4和聚乙烯保护层5组成。其中·聚乙烯内管I为现有技术,增强层采用的玻璃纤维树脂带,为现有技术,改性闭孔泡沫保温材料也为现有技术,不加以叙述。本技术提供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的的增强层由多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依次螺旋缠绕在聚乙烯内管层I上形成,根据管材所受压力不同,缠绕的角度不同,缠绕不同层数,缠绕的层数越多,缠绕的角度越小,内管承受的压力越大。玻璃纤维树脂带通过缠绕设备进行轴向旋转,聚乙烯内管I做匀速的轴向运动,使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I轴向呈不同斜度的缠绕,在聚乙烯内管I外层形成第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增强层2a ;此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缠绕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时,聚乙烯内管I仍做匀速的轴向运动,将玻璃纤维树脂带与第一层增强层2a的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相反的方向呈不同的斜度环绕管材,并且按照使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的带条之间形成小间隙的形式螺旋缠绕,形成第二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此后,按照设计需要,依次将玻璃纤维树脂带与前一层增强层相反的方向缠绕,为了使玻璃纤维树脂带牢固的缠绕在聚乙烯内管上,保持玻璃纤维树脂带与内管的轴向呈斜度不同的角度,并按照使玻璃纤维树脂带的带条之间形成小间隙的形式螺旋缠绕,直至缠绕至所需层数为止。 每层缠绕好增强层的管体通过加热装置,使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交融固化。并通过包覆在增强层外层的交联聚乙烯包覆层3挤压,对这些间隙进行充填,将多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交联聚乙烯层3做为包覆层,改性闭孔泡沫层4做为保温层,聚乙烯层5做为外体保护层。以下以8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数为例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聚乙烯内管I上缠绕上第一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a,第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a中的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I轴向呈斜度35度至55度的角度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条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在第一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a外侧依次缠绕第二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b、第三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第四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d、第五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e、第六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f、第七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g以及第八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m。每层增强层的玻璃纤维树脂带均与前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的缠绕方向相反,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呈斜度不同的角度,并按照每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使带条之间形成小间隙的形式螺旋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玻璃纤维树脂带条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具体地说在第一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a外侧,与其相反的方向将玻璃纤维树脂带以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斜度35至50度之间的角度环绕螺旋缠绕,形成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b。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b的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以形成小间隙的方式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第三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的树脂带沿与第二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b相反的方向,同样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斜度40度至55度之间的角度环绕螺旋缠绕,使第三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的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形成小间隙的方式缠 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三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交融I固化。第四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d的树脂带沿与第三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相反的方向,以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斜度55至70度的角度环绕螺旋缠绕,使第四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形成小间隙的方式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四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第五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d的树脂带沿与第四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相反的方向,以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斜度15至35度角度环绕螺旋缠绕,使第五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形成小间隙的方式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五层玻璃纤维树脂带条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第六层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d的树脂带条沿与第五层玻璃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c相反的方向,以与聚乙烯内管的轴向斜度20至35度的角度环绕螺旋缠绕,使第六层玻璃纤维树脂带之间形成小间隙的方式缠绕;缠绕后通过加热装置,使第六层玻璃纤维树脂带条与聚乙烯内管I交融固化。第七层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带缠绕连续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管的最内层为一内管(1),该内管上缠绕有多于一层的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玻璃纤维树脂带螺旋增强层(2)上包覆有交联聚乙烯层(3)的包覆层,在交联聚乙烯层(3)上包覆有改性闭孔泡沫层(4)的保温层,保温层外是聚乙烯层(5)外体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春夏平原王金山刘瑞琴韩东修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高祥特种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