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9691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动力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密封座传动连接,轴承外设有通过六角螺钉连接的轴承压盖,还包括弹性挡圈,动力旋转轴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插入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封堵;进水嘴与导水管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的末端与导水管与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相通,且进水嘴和出水嘴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旋转轴与插入动力旋转轴的导水管构成的冷却水通道,对动力旋转轴以及轴承、骨架油封以及填充的真空脂等材料和构件进行了充分冷却,避免了烘烤高温对它们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烘烤(镀膜)容器中需由外部输入动力的真空动密封
,尤其涉及到能够实现真空旋转轴式传递动力的密封器件。
技术介绍
在通用真空(镀膜)容器中,内部所需动力通常都是通过动密封器件由容器外部传递进来的。常规工况下的旋转轴动密封组件型式主要有橡胶密封圈型、磁流体密封型、磁力传动型、液态金属型几种。然而,在有烘烤要求的真空(镀膜)容器中的烘烤温度一旦超过密封材料的工作温度,就会使真空动密封器件中的构件和轴承过热,从而使得密封材料产生老化、磁耦合材料产生退磁、低熔点密封材料升华等问题,严重影响动密封器件的密封性能。因此,有烘烤·要求的真空(镀膜)容器,要保证动密封器件具有良好的真空动态密封和动力传递性能,必须给予良好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路水冷旋转轴式高真空动密封器件。本技术采用橡胶密封圈型式的旋转轴动密封结构,通过增加双水冷却结构来解决容器内过高的烘烤温度对密封材料和构件的影响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动力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密封座传动连接,轴承外设有通过六角螺钉连接的轴承压盖,还包括弹性挡圈,动力旋转轴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插入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封堵;进水嘴与导水管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的末端与导水管与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相通,且进水嘴和出水嘴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上。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和出水嘴之间设有将冷却进水和出水隔断的第一 O型密封圈;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和出水嘴的两外侧边分别设有减压和密封双重作用的第二 O型密封圈;动力旋转轴与水冷密封座的两接触面上,靠近动力旋转轴的中心孔的开口端设有起对冷却水第二道密封作用的骨架油封。密封座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上连通有外部冷却进水嘴和外部冷却出水嘴。密封座上通过螺栓连接绝缘套和绝缘板。静密封座上切有环状冷却沟槽。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旋转轴与插入动力旋转轴的导水管构成的冷却水通道,对动力旋转轴以及轴承、骨架油封以及填充的真空脂等材料和构件进行了充分冷却,避免了烘烤高温对它们的影响;水冷密封座上设计的配、汇水环与旋转轴上的进、出水侧孔,解决了将冷却水导入旋转轴的难题。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 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皮(齿形)带轮;2.端盖;3.第一挡圈;4.止退圆螺母;5.平键;6.骨架油封;7.第一内六角螺钉;8.第二 O型密封圈;9.水冷密封座;10.出水嘴;11.第二内六角螺钉;12.轴承;13.第二挡圈;14.真空脂杯;15.隔环;16.动密封座出水嘴;17.六角螺栓;18.绝缘套;19.绝缘板;20.密封座;21.橡胶密封圈;22.第三内六角螺钉;23.轴承压盖;24.导水管;25.动力旋转轴;26.轴承;27.骨架油封;28.动密封座进水嘴;29.弹性挡圈;30.漏水检测环;31.第四内六角螺钉;32.轴承压盖;33.第一 O型密封圈;34.进水嘴;35.导水孔补心。具体实施方式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25,动力旋转轴25通过轴承12 (26)与密封座20传动连接,轴承12 (26)外设有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22连接的轴承压盖23 (32),还包括弹性挡圈29,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24插入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35封堵;进水嘴34与导水管24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24的末端与导水管24与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10相通,且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9上。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之间设有将冷却进水和出水隔断的第一 O型密封圈33 ;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的两外侧边分别设有减压和密封双重作用的第二 O型密封圈8 ;动力旋转轴25与水冷密封座9的两接触面上,靠近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的开口端设有起对冷却水第二道密封作用的骨架油封6。密封座20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上连通有外部冷却进水嘴28和外部冷却出水嘴16。密封座20上通过螺栓17连接绝缘套18和绝缘板19。静密封座20上切有环状冷却沟槽。双路水冷部分由端盖2、骨架油封6、第一内六角螺钉7、第二 O型密封圈8、水冷密封座9、出水嘴10、第二内六角螺钉11、漏水检测环30、动力旋转轴25、第一 O型密封圈33、进水嘴34和导水孔补芯35组成对动力旋转轴内的水冷回路。此时,冷却水经进水嘴34进入水冷密封座9的A点给水配水环,再经动力旋转轴25上的进水侧孔进入导水管24,冷却水到达动力旋转轴25的C点后从动力旋转轴25和导水管24形成的夹套折返回到B点汇水环,然后从出水嘴10流出,完成对动力旋转轴25从内部进行的冷却。为将导水管24插入动力旋转轴25,在动力旋转轴25中心钻的孔,可在导水管24插入后用导水孔补芯35封补。冷却进、出水的隔断由两个O型密封圈承担,两端O型密封圈肩负着减压和密封的双重作用,骨架油封6则起着冷却水的第二道密封。轴承12 (26)起着将动力旋转轴25定位在密封座20上的作用,配以轴承压盖23(32)、弹性挡圈29以及内第二内六角螺钉11和31构成了静、动一体传递旋转动力的运动组件,而两端的骨架油封27、隔环15、第二挡圈13和真空脂杯14与动力旋转轴25、密封座20 一同组成了高真空橡胶密封圈型式的动密封构件。另一路冷却水由进水嘴28进入密封座20的冷却环后经由出水嘴16流出,完成动密封座的外部冷却。当真空烘烤(镀膜)容器中的工件需要加载偏压电源时,加装绝缘套18和绝缘板19后即可构成偏压电源输入的接入点。静密封座20上切有环状冷却沟槽,提高冷却面积,使得与静密封座20有接触的材料、构件均得到充分冷却。如图I所示,动密封器件部分的安装将导水管24插入导水孔补心35中用氩弧焊焊接固定后插入动力旋转轴25的孔中用螺纹副与动力旋转轴25连接,然后用轴承26将密 封座20和动力旋转轴25固联在一起,装上轴承压盖23用第三内六角螺钉22压紧,安装密封座20右侧的2组骨架油封27,推入充满真空脂的隔环15以及骨架油封27,装上第二挡圈13、轴承12,用第四内六角螺钉31将轴承压盖32固定在密封座20上。装上黄油杯14,进出、水嘴28和16,至此,高真空橡胶密封圈型的动密封器件部分装配完成。双路水冷部分的装配先将漏水检测环30放入轴承压盖30的孔中,压入骨架油封6,将4组O型密封圈分别套在动力旋转轴25的槽中,将装有骨架油封6的水冷密封座9套装在动力旋转轴25上用第二内六角螺钉11连接固定,在水冷密封座9左端压入骨架油封6后再将端盖2用第一内六角螺钉7固定在水冷密封座9上,装上进、出水嘴34和10,最后敲入平键5和皮(齿形)带轮1,套入第一挡圈3后用止退圆螺母4锁紧。至此,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安装完毕。如果真空烘烤(镀膜)装置中的工件需要加载偏压电源时,还需加装绝缘套18和绝缘板19。权利要求1.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路水冷旋转轴式真空动密封器件,包括动力旋转轴(25),动力旋转轴(25)通过轴承(12、26)与密封座(20)传动连接,轴承(12、26)外设有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22)连接的轴承压盖(23、32),还包括弹性挡圈(29),其特征在于,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钻有孔,导水管(24)插入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内,且中心孔的开口端通过导水孔补芯(35)封堵;进水嘴(34)与导水管(24)的内部相连通,导水管(24)的末端与导水管(24)与动力旋转轴(25)的中心孔的内部之间夹层相通,最后与出水嘴(10)相通,且进水嘴(34)和出水嘴(10)都安装在水冷密封座(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树深梅丽文张韬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