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铜复合粉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096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领域中一种钨铜复合粉的生产方法。包括采用蓝钨(W↓[20]O↓[58])或紫钨(W↓[18]O↓[49])和氧化亚铜粉为原料,经机械混合、热处理及还原处理,即得可用于生产细晶粒钨铜复合材料的钨铜复合粉产品。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相变温度适中,生产率较背景技术均提高一倍以上;此外,至生成复合氧化物工艺阶段,与以WO↓[3]+CuO为原料相比可缩短反应时间40%以上,焙烧温度降低近100℃;而与以H↓[2](WO↓[4])+Cu(OH)↓[2]为原料的方法相比则不需进行热分解脱水来改变氧化物形态、且无工业废气产生。因而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程短,工艺操作简便、可靠,生产效率高,能耗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无废气排出并可进行工业规模化生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领域中钨铜(W-Cu)复合粉末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以钨的氧化物及氧化亚铜为原料生产钨铜复合粉的方法。该方法所生产的钨铜复合粉尤其适合作为原料生产用于微电子行业的细晶粒钨铜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常规采用WO3与CuO经机械混合后在800℃左右温度(相变温度)下焙烧(煅烧),以获得W-Cu复合氧化物,再经还原处理即得钨铜复合粉。该方法虽然具有原料来源较广等特点,但却存在焙烧温度及能耗高、焙烧时间长、生产率低等缺陷。在专利号为US5,468,457,专利技术名称为《制备W-Cu复合氧化物的方法》专利文献中,针对上述缺陷公开了一种以钨酸(H2WO3)和Cu(OH)2来代替WO3和CuO作原料来制备W-Cu复合氧化物的方法,即首先将钨酸粉与氢氧化铜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经缓慢脱水、使两者由水合态氧化物热分解形成脱水后的WO3和CuO组成的新的脱水混合物,通过脱水作用、增加了二者的表面积和表面活性,从而使该脱水混合物在大约600℃温度下焙烧即可转化为W-Cu复合氧化物。该专利技术虽然有效降低了直接采用WO3和CuO混合制备W-Cu复合氧化物所需的焙烧温度,但由于需对H2W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钨铜复合粉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A、机械混合:将蓝钨或紫钨与氧化亚铜粉料按所生产复合粉中W含量为75~95Wt%、Cu含量为25~5wt%的比例置于机械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料;B、热处理:将上述混合粉料置于 不与原料反应的耐热舟皿中,送入可连续推舟的高温带式氧化炉或转炉中进行焙烧处理;粉层松装厚度为30~45mm,在空气下反应4~6小时;升温速度2.5-4℃/分钟、至700℃±20℃、恒温30~60分钟,得WO↓[3].CuO复合氧化物;   C、还原处理:将由B所得复合氧化物过40~60目筛,筛下物送入还原炉中,在还原气氛及800~9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李伟勤吕祥明王世春李懿张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