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美丽专利>正文

弹性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510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体结构,设于一气囊内,配合气囊袋使用且具备弹性力,以辅助气囊袋的膨胀、压缩,该弹性体设有至少一相对应于人体抵靠部形状而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部;以藉塑形部使气囊袋便于塑造外廓形状,令气囊袋可以完全服贴于人体抵靠部且符合人体工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指其应用于气囊袋中的弹性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如上班工作、使用计算机、电玩游戏、看电视及其它场合,常忘记定时起身稍微做一下活动,皆保持长时间的坐、卧、靠姿势;人们也了解长时间坐、卧、靠,宜定时起身稍事活动,促进循环,消耗热量,增进健康,惟因工作专注、游戏投入,或个人的习性,大多数人往往不能定时起身活动,如此会造成体重增加、臀部松驰等现象,且长时间坐、卧、靠也常会导致姿势不良、不正确,而引起腰酸背痛等文明病。故即有一些可以供人体特定部位贴靠,具有支撑、塑形等效果的枕头、垫体产品或 专利技术,其中有些具备可调整高度、软硬度的功效,但该些枕头、垫体产品或专利技术构造皆相当复杂,且无法同时兼备高、低、软、硬、塑形等皆可调整的功效,在是否符合人体工学方面,构造仍未臻至于理想状态,因此本设计人前有针对该些枕头、垫体产品或专利技术的缺失而创作有高度调整装置及具备该高度调整装置的垫体相关专利,并且有加以具体实施商品化为垫体商品。而本设计人前所创作的高度调整装置、产品构造上藉由内部具有弹性体的数气囊袋的进气、排气,以及藉由弹性体弹性的膨胀、压缩以辅助气囊袋的膨胀、压缩且便于塑造外廓形状,进而使气囊袋可以调整高度以及表面可随着使用者不同姿势而服贴于使用者抵靠部位,但因弹性体设于气囊袋中,所以气囊袋膨胀、压缩后的外廓形状会对应于弹性体的外廓形状,亦即弹性体若为长立方体气囊袋也会是长立方体,据此当人体曲弧状的外廓抵靠于气囊袋时,气囊袋所塑造出的外廓形状无法完全贴合于人体抵靠部,其服贴性仍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殊不理想。本设计人今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体结构,其应用于气囊袋中,使气囊袋便于塑造外廓形状,令气囊袋可完全服贴于人体抵靠部且符合人体工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弹性体结构,设于一气囊袋内,该弹性体设有至少一相对应于人体抵靠部形状而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部。所述的弹性体为发泡材料。所述的弹性体为泡棉。所述的塑形部为倾斜面。所述的塑形部为成向外突出的弧面。所述的塑形部为成向内凹陷的弧面。所述的塑形部成段差阶状。所述的弹性体包含有数个组件及至少一定位柱,组件为大小不同的形状,并成下方大到上方小依序层叠;而组件开有至少一相对应连通的穿孔,定位柱穿设于穿孔。所述的弹性体为条体,于弹性体一侧设有一缺口,使弹性体构成一较大部分及一较小部分;将较小部分向较大部分弯折并成叠置状。所述的弹性体为条体,于弹性体一侧设有两缺口,弹性体构成一较大部分及较大部分两侧的两较小部分;将两较小部分向中央较大部分弯折并成叠置状,以形成塑形部。本技术的弹性体具备弹性力,且配合一气囊袋使用,以辅助气囊袋的膨胀、压缩,该弹性体的塑形部使气囊袋便于塑造外廓形状,从而令气囊袋可以完全服贴于人体抵 靠部且符合人体工学。附图说明图I为设有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的气囊袋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I的气囊袋的剖视图;图3为图I的气囊袋由另一侧观视的剖视图;图4为图I的气囊袋于高度较低状的使用实施例剖视图;图5为图I的气囊袋于高度较高状的使用实施例剖视图;图6为设有本技术弹性体结构与气囊袋的垫体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的垫体的上视图;图8为图6的垫体的使用实施例图;图8A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6的垫体的使用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图;图12为设有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第二较佳构造的气囊袋剖视图;图13为设有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第二较佳构造的气囊袋由另一侧观视的剖视图;图14为设有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第三较佳构造的气囊袋剖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的第四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图;图16为本技术弹性体结构的第四较佳构造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图17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的第五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图;图18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的第五较佳构造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图19本技术的弹性体结构的第六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图;图20为本技术弹性体结构的第六较佳构造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 气囊袋10、20 囊片30 弹性体31 塑形部32、33、34 组件 321、331、341 穿孔35 定位柱36、37、38 缺口40 控气单元la、lb、Ic 气囊袋31a、31b、31c、31d、31e、31f 塑形部40c连接管40b 控气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应用于一气囊袋I,该气囊袋I于囊体内设一弹性体30,以及于一侧设一控气单元40,当气囊袋I进气、排气时,可藉由弹性体30辅助气囊袋I膨胀、压缩且便于塑造外廓形状,令气囊袋I可完全服贴于人体抵靠部且符合人体工学。下文将详细说明气囊袋I包含两囊片10、20,囊片10、20于周边以热熔压合或黏合加工等结合手段而相互结合,以形成具有中空部的囊体。弹性体30可为发泡材料如泡棉或发泡塑料、发泡橡胶等弹性材料,本实施例采用泡棉,弹性体以一体成型设有数个相对应于人体抵靠部形状而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部31,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体30为一长立方体,而塑形部31为设于三侧的倾斜面。控气单元40包含有管体、阀体,其中阀体可于受压后开启并于压力解除后形成关闭,令使用者可藉由控气单元40来操控外部空气进入气囊袋I中以使其膨胀(请参阅图5所示),或气囊袋I被压缩后的空气可以排出(请参阅图4所示),再因弹性体30可辅助膨胀或压缩,而可以调整气囊袋I的高度、软硬度及塑造外廓形状,而气囊袋I的高度、软硬度、塑形调整后,其内部可以保持特定的压力状态。请参阅图4所示,气囊袋I使用时,控气单元40可于受压后开启,若气囊袋I及弹性体30被外部压力压缩(如人体的臀部坐压),气囊袋I中及弹性体30中部分空气可由控气单元40排出,此时若控气单元40关闭未进气,则气囊袋I内部可以保持特定的压力状态,亦即会产生负压的吸力,使气囊袋I被吸附贴合于弹性体30表面,气囊袋I高度也成较低状态。请参阅图5所示,气囊袋I使用时,控气单元40可于受压后开启,外部空气可以经由控气单元40进入气囊袋I中,且弹性体30因空气渗入而可以自体膨胀亦使气囊袋I膨胀,气囊袋I高度可成较高状态。在此要强调的是,由第图4、图5可看出,本技术弹性体30因为设有倾斜面状的塑形部31,所以气囊袋I膨胀、压缩后的外廓形状会对应于弹性体30的外廓形状,亦即气囊袋I三侧也会有倾斜面,而加以塑形部31的倾斜面状对应配合于人体抵靠部的外廓形状,据此当人体某一部位抵靠于气囊袋I时,气囊袋I所塑造出的外廓形状可以完全贴合于人体抵靠部的外廓形状,其服贴性可以达到最佳状态。请参阅图6、图7所示,气囊袋可包含有数组,如la、lb、lc,且气囊袋la、lb、Ic可以应用于一垫体50中,其中垫体50包含有一供人体坐靠、装饰用的表部51及一设于下方的底部52。图中显示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体结构,设于一气囊袋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设有至少一相对应于人体抵靠部形状而成预定形状的塑形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美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