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方法、填充系统及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0346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对具有口部31和瓶体32的瓶30填充调味料43的调味料填充方法。首先从口部31向瓶体32内仅供给无活性气体42,将瓶体32内用无活性气体42置换,然后从口部31向瓶体32内填充调味料43。通过预先导入瓶体32内的无活性气体42,在瓶体32内填充有的调味料43中产生内部收纳有无活性气体42的泡43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填充方法、填充系统及瓶
技术介绍
目前酱油、调味汁等液态调味料通常填充于玻璃瓶中销售。另一方面,近年来以实现容器的轻量化等为目的,也将此类液态调味料填充于PET瓶等塑料瓶中。但是,此类液态调味料具有易因氧化劣化而对颜色或风味产生影响的性质。因此,在将液态调味料填充于容器中时,抑制能够在开盖前的时间段内发生的初期氧化劣化变得重要。 日本特开2005-35009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填充调味料后,通过将塑料瓶内的顶部空间中的氧用无活性气体置换,从而除去顶部空间中的氧的技术。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2-301441号公报中示出了将无活性气体在与洗涤水(冲洗水)混合的状态下注入空瓶内的技术。另外,近年来希望通过减少塑料瓶中使用的塑料材料的使用量,来使塑料瓶轻量化。但是,使塑料瓶轻量化关系到降低塑料瓶的强度和内容物保存(阻氧)性。因此,为提高内容物保存(阻氧)性,使用通过在构成塑料瓶的材料中掺混具有氧气阻断性或氧吸收功能性的材料等,使塑料瓶多层化,从而提高塑料瓶的阻气性(抑制内容物的经时氧化)的技术。另外,存在如下的填充包装技术填充内容物后,通过将塑料瓶内的顶部空间中的氧用无活性气体置换,从而除去顶部空间中的氧(抑制内容物的初期氧化)(日本特开2008-155943 号公报)。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350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01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155943号公报。但是,若如日本特开2005-350090号所示,通过向瓶的顶部空间中滴加液化无活性气体,或如日本特开2008-155943号公报所示,通过向瓶的顶部空间中吹入无活性气体,仅通过无活性气体置换氧,则该气体置换率存在极限。特别是根据内容物的种类,也有在填充时卷入周围的空气,易起泡且难以消泡的。在填充有此类易起泡的内容物的瓶的情况下,在将顶部空间中的氧通过无活性气体置换时,在顶部空间中可置换存在于泡外部空间(液面上方空间)的氧,但无法置换存在于泡内部的氧。由于此类存在于泡内部的氧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泡消失的同时被释放至顶部空间中,结果使得顶部空间中的氧量上升。另一方面,当内容物由碳酸饮料构成时,由于在加压环境下进行填充,采用被称为所谓口部密合填充的填充方式,所以认为填充时的起泡比较难以发生。需说明的是,密合填充成为取得已加压的容器内与填充罐内的压力平衡的机制,成为在填充开始的同时一边使容器中的一部分气体返回填充罐,一边填充内容物的机制。换句话说,在连续填充开始的同时使得填充罐内的顶部空间部被容器内的气体所置换。另外,在填充后至压盖为止的期间瓶的口部暂时压力释放,因而此时存在内容物发生起泡的可能性。因此,在现有的填充方法中,当内容物由碳酸饮料构成时,也有发生与上述问题同样的问题之虞。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2-301441号公报中,由于未区分注入无活性气体的工序和注入洗涤水(冲洗水)的工序,所以认为难以充分进行洗涤水(冲洗水)的控水。即,由于冲洗水与无活性气体呈喷射状吹出,所以冲洗水呈雾状残留于瓶内壁,认为控水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这些问题而实施,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减少从最初起存在于瓶内的氧量,可抑制调味料或碳酸饮料的氧化劣化的填充方法、填充系统及瓶。 本专利技术为对具有口部和瓶体的瓶填充调味料的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口部向瓶体内仅供给无活性气体,将瓶体内用无活性气体置换的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和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的调味料填充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工序中于5°C 55°C的温度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工序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前设有对瓶内进行杀菌的杀菌工序和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冲洗水的冲洗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前设有通过电子射线对瓶内进行杀菌的杀菌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工序后设有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无活性气体的无活性气体供给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供给工序后设有在口部安装瓶盖的瓶盖安装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工序中于55°C 95°C的温度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前设有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冲洗水的冲洗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工序后设有在口部安装瓶盖的瓶盖安装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瓶盖安装工序后设有对瓶体内进行杀菌的杀菌工序。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时导入瓶体内的无活性气体,在调味料填充工序时在瓶体内所填充的调味料中产生内部收纳有无活性气体的泡。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无活性气体置换工序至调味料填充工序的间隔为O. 5秒 20秒下进行。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瓶的瓶体具有筒部(胴部)和形成有凹陷部的底部,凹陷部形成有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突起。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瓶的瓶体具有筒部和由花瓣状形状构成的底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瓶的瓶体具有筒部和形成有凹陷部的底部,凹陷部的深度为筒部外径的4°/Γ55%。本专利技术为对具有口部和瓶体的瓶填充调味料的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口部向瓶体内仅供给无活性气体,将瓶体内用无活性气体置换的无活性气体置换部,和设置于无活性气体置换部的下游侧,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的调味料填充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部中于5°C 55°C的温度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 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部的上游侧设有对瓶内进行杀菌的杀菌部,在无活性气体置换部的上游侧且杀菌部的下游侧设有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冲洗水的冲洗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部的上游侧设有通过电子射线对瓶内进行杀菌的杀菌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部的下游侧设有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无活性气体的无活性气体供给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供给部的下游侧设有在口部安装瓶盖的瓶盖安装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部中于55°C 95°C的温度从口部向瓶体内填充调味料。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部的上游侧设有从口部向瓶体内供给冲洗水的冲洗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味料填充部的下游侧设有在口部安装瓶盖的瓶盖安装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瓶盖安装部的下游侧设有对瓶体内进行杀菌的杀菌部。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在无活性气体置换部中将瓶体内用无活性气体置换后起,至在内容物填充部中向瓶体内填充内容物前为止的间隔为O. 5秒 20秒下进行。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瓶的瓶体具有筒部和形成有凹陷部的底部,凹陷部形成有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突起。本专利技术为调味料填充系统,其特征在于,瓶的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美惠关根章智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