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设备和使用其制造聚酰亚胺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0336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9:31
为了有效抑制在MD方向(机器方向)拉伸时膜的颈缩。一种拉伸设备具有送进机构、收取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机构之间膜F的传送路径的横向两末端部分的膜把持单元(40),膜把持单元(40)具有多个上部把持辊(43),在膜F传送路径的上方以一定间隔平行设置在膜的机器方向,以及多个下部把持辊(46),在膜F传送路径的下方与所述上部把持辊相对设置,使得膜F在所述多个上部把持辊和多个下部把持辊共同作用下被垂直夹在所述辊之间,所述上部把持辊(43)和下部把持辊(46)被可旋转支撑,使得它们的旋转轴朝着膜F的MD方向的下游在膜F的TD方向向外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膜的制造过程中在机器方向拉伸膜的拉伸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造聚酰亚胺膜的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拉伸设备进行拉伸的步骤。
技术介绍
在膜的制造方法中,连续的双轴拉伸包括在制造过程中在机器方向(MD)拉伸膜,然后在横向(TD)拉伸膜。所述膜的拉伸能减小膜在所述拉伸方向的热膨胀系数。膜的一个例子为聚酰亚胺膜。因为聚酰亚胺膜具有诸如重量轻、柔韧性、膜强度以及耐高温的多种优良性能,所述膜在多个领域使用,特别是在电子和电气领域,作为柔性电路板的材料,COF基板的材料等。在已知的通过拉伸制造所述聚酰亚胺膜的方法中,在支撑体上流延诸如聚酰胺酸的聚酰亚胺前体溶于溶剂中的溶液,以获得自支撑膜(也称为胶状膜或胶膜等等),将所述自支撑膜从所述支撑体上剥离,然后在MD方向上拉所述膜以在接近不进行亚胺化反应的加热温度,利用在MD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辊之间不同的圆周速率进行所述拉伸,并且在MD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所述自支撑膜然后在TD方向上进行拉伸,并在两端被拉幅机装置等把持的情况下进行加热(这种方法也称为热固化)。专利文件I中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膜的制备,通过在支撑体的表面流延含有闭环催化剂和脱水剂的聚酰胺酸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亚胺化所述聚酰胺酸以形成具有自支撑性质和5-50Wt%固体含量的连续的凝胶膜,在移动方向拉伸所述凝胶膜I. 1-1. 9倍,以在移动方向的拉伸因子的O. 9-1. 3倍在TD方向拉伸所述膜。通常已知的在MD方向拉伸膜的方法包括,利用在膜MD方向的间隔设置的两个辊之间的圆周速率的不同在MD方向拉伸膜以进行所述拉伸。然而,在传统的拉伸中,在MD拉伸过程中所述膜在TD方向收缩发生所谓的颈缩现象。当颈缩发生时,下一步在TD方向上的膜的拉伸不仅要求膜的收缩量的拉伸,还要求在TD方向上理想的伸长量的拉伸,这使得需要增加总伸长量。增加的伸长量容易引起膜断裂,这降低了膜的生产效率。增加的伸长量也增加了拉伸设备的机械负荷。另外,颈缩的出现可能在TD方向上引起不均一的膜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利文件2公开了一种拉伸设备,其包括独特的加热器装置,具有提高的应用在每一单位面积的热量以在短的传送距离提供用于拉伸所述膜必需的热量,使得颈缩量减小。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件I :日本专利特开No. 2004-2880专利文件2 :日本专利特开No. 2003-12394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专利文件2公开的拉伸设备的特征在于加热装置和需要对膜进行加热。然而,所述膜的拉伸可能不需要加热,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减少所述颈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不需要加热时,能有利的抑制所述颈缩的拉伸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聚酰亚胺膜的方法,其包括使用一种适合在MD方向拉伸聚酰亚胺自支撑膜并抑制所述颈缩,并能便利地在TD方向进行拉伸的拉伸设备,从而高效的制造所述聚酰亚胺膜。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伸设备,包括用于送进膜的送进机构,用于以高于所述送进机构送进膜的速度收取来自所述送进机构的膜的收取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进机构和收取机构之间的膜TD(横向)的两末端部分的两组膜把持单元。每个膜把持单元具有多个上部把持辊,其在所述膜传送路径的上方以一定间隔彼此平行沿膜的MD方向(机器方向)设置,以及多个下部把持辊,在所述膜传送路径的下方与所述上部把持辊相对设置,使得所述膜在所述多个上部把持辊和多个下部把持辊共同作用下被垂直夹在所述辊之间。所述上部把持辊和下部把持辊是被可旋转支撑的,使得它们的旋转轴朝着所述膜的MD方向的下游在膜的TD方向向外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拉伸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支撑多个上部把持辊的上板和与所述上板相对设置以支撑多个下部把持辊的下板。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上板和下板中的至少一个优选被可垂直移动的支撑。更优选的,至少所述多个上部把持辊或所述多个下部把持辊使用多个插入的弹性构件弹性地,独立地,且可垂直移动地支撑。在所述送进机构和收取机构之间可包括传送时加热所述膜的加热炉。在这种情况下,至少部分的膜把持单元优选设置在所述加热炉内。所述加热炉可具有用于所述膜的进口侧开口和出口侧开口,并且所述多个上部把持辊的一部分和所述下部把持辊中的一部分可穿过所述进口侧开口和出口侧开口设置在所述加热炉的外面。所述加热炉可使用热空气加热所述膜。每个上部把持辊和下部把持辊优选具有经过表面粗糙处理的圆周表面以更有利的抑制所述颈缩。每个送进机构和收取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优选由辊形成。另外,所述送进机构和收取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抽吸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聚酰亚胺膜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在支撑体上流延含有聚酰亚胺前体溶于溶剂中的溶液以获得自支撑膜;以及第二步,在传送过程中加热所述自支撑膜,所述第二步包括使用拉伸设备在MD方向上拉伸所述自支撑膜,其中所述拉伸设备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上面所描述的拉伸设备,并且所述自支撑膜作为膜被拉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聚酰亚胺膜的方法中,所述第二步优选包括使用拉伸设备在MD方向上拉伸所述自支撑膜后,在TD方向(横向)上拉伸所述自支撑膜。在这种情况下,本全文摘要为了有效抑制在MD方向(机器方向)拉伸时膜的颈缩。一种拉伸设备具有送进机构、收取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机构之间膜F的传送路径的横向两末端部分的膜把持单元(40),膜把持单元(40)具有多个上部把持辊(43),在膜F传送路径的上方以一定间隔平行设置在膜的机器方向,以及多个下部把持辊(46),在膜F传送路径的下方与所述上部把持辊相对设置,使得膜F在所述多个上部把持辊和多个下部把持辊共同作用下被垂直夹在所述辊之间,所述上部把持辊(43)和下部把持辊(46)被可旋转支撑,使得它们的旋转轴朝着膜F的MD方向的下游在膜F的TD方向向外倾斜。文档编号B29C55/14GK102917858SQ20118002657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藤永猛, 名越康浩, 酒井敏仁, 池内博通 申请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永猛名越康浩酒井敏仁池内博通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