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96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包括压辊轴和压辊辊筒,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内、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在压辊臂内,所述压辊轴与压辊辊筒之间设滚珠轴承;所述压辊轴、紧固装置和压辊臂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为方形轴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平稳,不会出现径向跳动,在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膜面外观质量缺陷较前减少了3倍。从根本上解决了压辊轴承跑内圈而导致轴颈断裂的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薄膜)生产线中的部件,具体涉及用于BOPP生产线的纵拉压辊。
技术介绍
BOPP薄膜生产线纵拉压辊在对 薄膜进行纵向拉伸时,纵拉压辊须以一定压力将厚片压附在钢辊上,如果压辊径向跳动过大,会造成膜面各种外观缺陷,影响薄膜外观品质。而现有的纵拉压辊由于存在一定设计缺陷,压辊中心线与轴承中心线重合度偏差较大,致使压辊工作时径向跳动大,影响薄膜外观质量。这长期制约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的稳定性。另外会加剧压辊轴颈磨损。严重情况下,轴颈会越磨越细,最后断裂,造成伤人及伤机事故。主要原因有二个,其一机构轴承与压辊轴颈是靠压辊轴颈与轴承孔的过盈配合及双顶丝固定来实现的,如图I所示。在平时更换辊子及轴承工作中,为了便于安装,常将辊子的一端轴颈与轴承孔作成间隙配合,这就给压辊轴颈与轴承发生相对位移创造了条件。纵拉机压辊在长期高温,高速运转条件下,维修人员给轴承注油润滑是比较困难且不安全的。缺乏润滑的轴承克服双顶丝的紧固力与轴颈产生运动,产生干摩擦,造成轴颈越磨越细,甚至断裂。其二 间隙配合的压辊轴颈与轴承在双顶丝紧固后,轴颈受到向上及向右的压力。在合力作用下,轴颈中心02向轴承中心01的右上方偏移。这微小的偏移量导致高速运转的压辊径向跳动加大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其改变纵拉压辊两端轴承的安装位置,将现有压辊中轴与轴承一起转动改变为中心轴不动,而压辊辊筒围绕中心的压辊轴旋转。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包括压辊轴和压辊辊筒,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内、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在压辊臂内,所述压辊轴与压辊辊筒之间设滚珠轴承;所述压辊轴、紧固装置和压辊臂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为方形轴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运行平稳,不会出现径向跳动,在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膜面外观质量缺陷较前减少了3倍。从根本上解决了压辊轴承跑内圈而导致轴颈断裂的隐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纵拉压辊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轴承与压辊轴颈的偏心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辊辊筒,2、压辊臂,3、紧固装置,4、压辊轴,4. I、轴颈,5、滚珠轴承,6、调心轴承,7、顶丝,8、调心轴承内圈,9、压辊轴颈外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压辊轴4和压辊辊筒I,压辊轴两端的轴颈4. I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3内,轴颈可采用易于固定的方形结构或正六角形结构。紧固装置3套接在压辊臂2内,压辊轴4与压辊辊筒I之间设滚珠轴承5 ;压辊轴4、紧固装置3和压辊臂2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本技术将压辊轴由旋转件改为固定件,是防止压辊轴轴颈断裂的重要因素。与现有技术的最大区别是现有技术中的压辊辊筒和压辊轴是作为一个整体旋转的,而本技术中的压辊轴是固定不动的,只是压辊辊筒围绕着压辊轴旋转。本技术的紧固装置将压辊轴固定在压辊臂上。紧固装置设计时保证了其中心与压辊轴中心及压辊臂中心的同心度,从而减小了压辊在工作时跳动,使其工作时更加平稳。本技术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降低了因压辊轴跳动大造成的膜面外观缺陷,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减少了破膜次数,增加了产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压辊轴承跑内圈而导致轴颈断裂的隐患。·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包括压辊轴和压辊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内、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在压辊臂内,所述压辊轴与压辊辊筒之间设滚珠轴承;所述压辊轴、紧固装置和压辊臂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为方形轴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包括压辊轴和压辊辊筒,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内、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在压辊臂内,所述压辊轴与压辊辊筒之间设滚珠轴承;所述压辊轴、紧固装置和压辊臂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为方形轴颈。本技术运行平稳,不会出现径向跳动,在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膜面外观质量缺陷较前减少了3倍。从根本上解决了压辊轴承跑内圈而导致轴颈断裂的隐患。文档编号B29L7/00GK202685309SQ2012203234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小军, 张奇峰 申请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纵拉压辊,包括压辊轴和压辊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轴两端的轴颈固设于两侧的紧固装置内、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在压辊臂内,所述压辊轴与压辊辊筒之间设滚珠轴承;所述压辊轴、紧固装置和压辊臂三者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军张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