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921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外径小于出油管的内径;进油管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内且端部为经封堵体封闭的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之外的进油口;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为套于进油管外的连接端且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的外壁间固联,出油管的另一端为出油口;进油管的与出油管相套接部分的管壁上设有贯通进油管壁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液压转向系统中高压油通过油管的噪声,具有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安装于各种车辆的转向机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高压油管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液压转向系统由机械部件连接,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车辆转向系统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现有的液压转向系统本身存在噪声较大的缺点,由于高压油流动冲击,高压油管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从而影响整车的NHV性能。为降低转向系统的噪声,目前一般采取在高压油管中串联螺旋型降噪管的方式。中国技术专利CN200975583Y公开了一种“汽车油管的降噪结构”,通过在进油管内放置由金属线材螺旋绕制而成的螺旋结构的金属谐振管,使原本层流的高压油经过金属谐振 管后从螺旋结构的缝隙中流出,变成紊流,从而降低噪声。但是金属谐振管是由一根线材螺旋绕制而成,两节螺旋线之间缝隙的结构相同,从而高压油从缝隙流出时不能有效形成紊流,进而影响其降噪效果。中国技术专利CN201651600U公开了“一种汽车助力转向消音管”,通过在高压油管内固定消音管,并在消音管壁上设置多排椭圆孔,使高压油从椭圆孔流出后由层流变成紊流,以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此消音管只能使一部分高压油从椭圆孔中流出,另一部分高压油可直接从高压油管或消音管内通过,没有经过降噪处理,因此其降噪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通过设置进油管、出油管,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消音装置,降低液压转向系统中高压油通过油管的噪声,具有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外径小于出油管的内径,进油管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内,该端由封堵体封闭为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之外的进油口 ;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为连接端,套于进油管外,连接端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的外壁间固联;出油管的另一端为出油口 ; 进油管的与出油管相套接部分的管壁上设有贯通进油管壁的通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封堵体为圆形橡胶板,其于出油管的端部沿径向延伸至出油管的内壁且于外周处与出油管的内壁固联;橡胶板的介于进油管与出油管间的环形区域部位设有流通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限定,进油管的与出油管相套接部分外套有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包括与进油管外壁相隔设置的金属减振管,通孔位于所述金属减振管于进油管上的投影所在区域内;金属减振管上设有将金属减振管、进油管间的空间与金属减振管、出油管间的空间相连通的通路。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消音装置还包括于金属减振管两端内壁处设置的圆环形的橡胶圈,橡胶圈与金属减振管的内壁、与进油管的外壁间相对固定;所述通路为设于橡胶圈上沿周向分布且沿轴向设置的通道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限定,所述通孔沿周向相隔地均布于进油管壁上,设有一组或沿轴向相隔地设有至少两组。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油管、出油管、金属减振管、橡胶圈和橡胶板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种限定,所述连接体为径向设置的且向径向中心处延伸的圆环形连接板,连接板与进油管外壁固联,与出油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①进油管、出油管和消音装置的设置,可降低液压转向系统中高压油通过油管时的噪声,高压油由进油管的通孔进入消音装置与进油管围成的空腔内,经过消音装置第一步降噪,再从空腔进入出油管中,由于高压油流向及容积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降噪; ②消音装置由金属减振管和橡胶圈组成,高压油由进油管上的多个通孔进入金属减振管与进油管围成的空腔内,由于高压油流动方向的改变,使层流变成紊流,第一次减小振动,降低噪声;高压油通过冲击金属减振管,来缓解高压油本身的振动,第二次降低高压油流动的噪声;高压油从橡胶圈的通道孔进入出油管中,由于容积的变化,振动得到再次衰减,进一步降噪; ③橡胶板的设置,起到封堵进油管的作用,避免高压油由进油管直接进入出油管;另外高压油从橡胶圈的通道孔进入出油管后,再从橡胶板上的流通孔到达出油口 ; ④进油管、出油管、金属减振管、橡胶圈和橡胶板同轴设置,便于高压油管整体加工成型; ⑤连接板的设置,起到很好地连接进油管和出油管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好、造价低廉、易于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适用安装于各种车辆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2为图I的A-A视 图3为图I的B-B视图。图中1、进油口 ;2、进油管;3、出油管;4、金属减振管;5、橡胶圈;6、橡胶板;7、出油口 ;8、流通孔;9、通道孔;10、连接板;1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进油管2、出油管3,还包括由橡胶圈5和金属减振管4组成的消音装置,以及由橡胶板6形成的封堵体。出油管3套装于进油管2外,出油管3的右端为出油口 7,左端一体式设有连接板10,其为径向设置的且向径向中心处延伸的圆环形的平板结构,连接板10的内壁与进油管2的外壁固联。出油管3为阶梯管状,其右端管径小于左端管径。进油管2的左端位于出油管3夕卜,为进油口 1,右端位于出油管3内,进油管2的直径小于出油管3的直径。进油管2上设有贯通进油管2壁的通孔11,通孔11设有八组,每组沿周向相隔地均布于进油管2壁上;各组间沿轴向相隔地设置。圆形橡胶板6固联于进油管2右端端面上,橡胶板6的外径与出油管3的内径相适配,且橡胶板6的外壁与出油管3的内壁固联。橡胶板6的介于进油管2与出油管3间的环形区域部位设有流通孔8,其沿橡胶板6周向均匀分布且轴向设置(如图3所示)。 金属减振管4位于出油管3内部,且套装在进油管2外壁上、与进油管2外壁有一定距离。通孔11位于金属减振管4于进油管2上的投影所在区域内。橡胶圈5与金属减振管4的内壁、与进油管2的外壁间相对固定,即金属减振管4内壁与进油管2外壁的距尚为橡胶圈5的厚度(如图2所示)。橡胶圈5上沿周向均匀布有轴向设置通道孔9。本实施例中,进油管2、出油管3、金属减振管4、橡胶圈5和橡胶板6同轴设置。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高压油从进油口 I流入进油管2中,由于进油管2的右端封堵有橡胶板6,使得高压油只能从通孔11中流入金属减振管4与进油管2围成的空腔内。由于高压油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由层流变成紊流,从而第一次降低了高压油的噪声,减小振动;高压油进入空腔后,通过冲击金属减振管4,来缓解高压油本身的振动,从而第二次降低高压油流动的噪声;接着,高压油从橡胶圈5的通道孔9进入出油管3中,由于流动前后容积发生变化,使振动得到再次衰减,进一步降噪;最后,高压油经过橡胶板6上的流通孔8到达出油口 7。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2)、出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的外径小于出油管(3)的内径,进油管(2)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3)内,该端由封堵体封闭为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3)之外的进油口(I); 所述出油管(3)的一端为连接端,套于进油管(2)外,连接端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2)的外壁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高压油管的减振降噪装置,它包括进油管(2)、出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的外径小于出油管(3)的内径,进油管(2)的一端套装于出油管(3)内,该端由封堵体封闭为盲端;另一端为轴向设于出油管(3)之外的进油口(1);所述出油管(3)的一端为连接端,套于进油管(2)外,连接端经径向设置的连接体与进油管(2)的外壁间固联;出油管(3)的另一端为出油口(7);进油管(2)的与出油管(3)相套接部分的管壁上设有贯通进油管(2)壁的通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李博学王海涛王豹张建波贾艳宾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