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包括:基座上面板,基座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腹板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制作;基座下面板,焊接于基座腹板下方,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船用结构钢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能在1‑1000Hz范围内,较常规钢基座面板到基座底部平均振动响应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船舶设备的基座结构,尤其是对减振降噪要求高的基座结构。
技术介绍
水面船舶基座是连接船舶船体和设备必不可少的结构。通过基座将机械设备的振动向船体结构及船体外辐射噪声。对于船舶总体而言,为控制振动噪声,保障船员工作环境,一般需要对机械振动的振动噪声源,设备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从源头降低振动噪声。当设备自身的振动(噪声)难以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一般是对设备隔振器提出要求,通过隔振器将设备(振动源)的振动及噪声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当这些措施都已经采取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机械设备噪声造成的结构声辐射水平,就需要对设备基座结构采取减振降噪措施。目前对基座的减振降噪措施是对基座表面贴覆阻尼,但在基座表面贴阻尼对基座结构整体的减振效果是十分有限。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减振降噪型基座,能在1-1000Hz范围内,将常规钢基座面板到基座底部平均振动响应显著降低,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能在1-1000Hz范围内,较常规钢基座面板到基座底部平均振动响应显著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包括:、基座上面板;基座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腹板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制作;基座下面板,焊接于基座腹板下方,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船用结构钢制作。可选地,所述基座下面板用于与船体焊接。可选地,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B级钢制作。可选地,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或355MPa。可选地,所述基座上面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基座上面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中线的第二基座上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和第二基座上面板形成工字。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和第二基座上面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和第二基座上面板的厚度为3-7毫米,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的长度为240-280毫米,宽度为80-120毫米;所述第二基座上面板的宽度为20-60毫米。可选地,所述基座腹板的材料为Mn73Cu20Ni5Fe2,阻尼值为0.03,屈服强度为230MPa。可选地,所述基座腹板包括基座横腹板和基座纵腹板,所述基座纵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横腹板有4块,所述基座横腹板焊接于基座纵腹板下方,4块基座横腹板两两相对设置,且焊接于基座下面板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运用船用结构钢及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形成新的混合型基座结构,整个基座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形成,混合两种材质,不仅能够解决了如果基座结构全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小刚度差的问题,同时基座结构具备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进一步地,因为基座材质采用船用结构钢,所述基座下面板用于与船体焊接,便于安装基座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包括:基座上面板;基座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腹板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制作;基座下面板,焊接于基座腹板下方,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船用结构钢制作。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结合附图1-附图4,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基座上面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连接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1中线的第二基座上面板2,所述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第二基座上面板2形成工字。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第二基座上面板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第二基座上面板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固定,比如通过多个螺丝螺钉结构固定,但是螺丝螺钉结构固定的牢固方式不如本实施例的焊接方式的牢固;或者基座上面板也可以为一体化加工形成的工字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第二基座上面板2的厚度T1为3-7毫米,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的长度L1为240-280毫米,宽度B1为80-120毫米,比如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的长度L1可以为260毫米,宽度B1为100毫米,厚度T1为5毫米。所述第二基座上面板2的宽度B2为20-60毫米,比如所述第二基座上面板2的宽度B2可以为40毫米,厚度T1为5毫米。所述第一基座上面板1和第二基座上面板2利用B级钢制作,所述B级钢的屈服强度可以为235MPa或355MPa。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座腹板的材料为Mn73Cu20Ni5Fe2,阻尼值为0.03,屈服强度为230MPa。所述基座腹板包括基座横腹板4和基座纵腹板5,所述基座纵腹板5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横腹板4有4块,所述基座横腹板4焊接于基座纵腹板5下方,4块基座横腹板4两两相对设置,且焊接于基座下面板上方。两两相对的基座横腹板4的距离L2为430毫米。基座纵腹板5的底部的尺寸为100毫米,基座横腹板4的底部的尺寸为300毫米。基座结构高度H为500毫米。所述基座下面板6用于与船体焊接。基座下面板6利用B级钢制作。基座下面板6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或355MPa。基座下面板6为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为30毫米,厚度为5毫米。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运用船用结构钢及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形成新的混合型基座结构,整个基座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形成,混合两种材质,不仅能够解决了如果基座结构全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小刚度差的问题,同时基座结构具备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进一步地,因为基座材质采用船用结构钢,所述基座下面板用于与船体焊接,便于安装基座结构。因此,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上面板;基座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腹板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制作;基座下面板,焊接于基座腹板下方,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船用结构钢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上面板;基座腹板,焊接于基座上面板下方;所述基座腹板采用高锰基高阻尼合金钢制作;基座下面板,焊接于基座腹板下方,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船用结构钢制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面板用于与船体焊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利用B级钢制作。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面板和基座下面板的屈服强度为235MPa或355MP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减振降噪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面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基座上面板和连接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中线的第二基座上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基座上面板和第二基座上面板形成工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明,武凯,冯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