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029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属于建筑排水系统领域,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等,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述结构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具有缓冲效果明显、防噪音效果好、拆装方便、重量轻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属于建筑排水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由硬聚氯乙烯(U — P V 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管材,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安装便捷、造价低、节约能源等优点,因此,目前很多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普遍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立管。但又因为高层建筑楼层高、落差大,造成水流下落速度快、动能大,对排水立管,特别是建筑物底部的排水立管冲击力大,容易造成管材变形或破裂。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在排水立管上设置减能(或消能)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轻排水立管受到的水流冲击力,降低管道受损可能性;减小管内水流速度,防止产生震动和噪音。 目前用于排水立管的减能装置一般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乙字弯(有多个45°弯头组合而成),该类减能装置最大的缺点是减能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安装过程繁琐,而且占据较大的空间。与上述简易型的减能装置相比,目前市场也有较为专业的减能装置,如专利公布号CN101846225A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系统用消能器》,该专利技术所述的消能器其主要特征在于,在消能器主体的内腔设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弧形水流挡板,用于改变水流方向,以部分消耗水流能量(即势能),达到减速的效果。但该类减能装置存在如下几个主要缺点 1.从主立管下落的高速流水只有1/2的水量经过上面的水流挡板,形成反冲的水膜折流,而剩下的1/2水量需要靠被挡板反冲的水膜折流打乱混合,其缓冲效果不明显,而且弧形挡板非对称性设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使消能装置因水流的冲击而变形; 2.消能器的主体与盖板采用胶水粘连,当消能器发生堵塞时,只能打开检查口的盖子进行清通,但该专利技术中的检查口非常小,当堵塞物比较大时,无法进行清理; 3.消能器采用在主体内壁上包敷软橡胶,以吸收反冲水流产生的冲击能量。但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冲水流抨击主体内壁的概率不大,因此很多时候主体内壁上包敷的软橡胶并不能消耗水流的动能;即使水流反冲到内壁时,其冲击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主体内部软橡胶消耗的冲击能量也非常小,但过重的软橡胶势必会增加主体的重量和成本,对排水立管带来一定的负担。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缓冲效果明显、防噪音效果好、拆装方便、重量轻且使用寿命长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等,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所述第一缓冲板外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两侧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导向筋,支撑柱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借助导向筋和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一缓冲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作为优选,上述导向筋为“T”型,支撑柱上对应的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 型。所述倒“V”型第一缓冲板有效阻挡面积大于等于排水立管接入口面积的3/5,倒“V”型夹角为60-72°,第一缓冲板底边与第二缓冲板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与排水立管接入口或接出口相连的排水立管内径的3/4 ;2块第二缓冲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上述排水立管内径的3/4,但小于排水立管的内径。第二缓冲板的正面为光滑的表面,背面设有2条导向筋。·所述主体圆弧形内壁靠近排水立管接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台,每个凸台上都设有两条凸台导向槽,借助第二缓冲板导向筋和凸台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二缓冲板固定安装在主体内壁凸台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缓冲板导向筋为“T”型,凸台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型。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采用软橡胶材料,降低下落的高速水流对减能器的冲击破坏。密封盖设有内螺纹,主体侧面设有外螺纹,密封盖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安装在主体上,在密封盖和主体连接处还套有橡胶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漏水。所述支撑柱中间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通孔,密封盖的中间也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螺孔;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垫片、垫片橡胶垫圈、密封盖螺孔、密封垫和支撑柱通孔,然后从主体的另一个侧面穿出,并通过螺母橡胶垫圈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主体上端的排水立管接入口用于连接排水立管,连接处从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伸缩节盖、密封压圈和橡胶密封圈。上述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使用时,从排水立管高处流下的高速水流经过设置在主体内腔的第一缓冲板分流、折流、反冲后,消耗部分动能,再分别经过2块第二缓冲板折流,在减能器底部形成持续的紊流,继续消耗大部分动能。高速水流经过所述减能器后,其动能大幅度降低且不改变流量,达到优异减速缓冲和快速排水效果。密封盖与主体采用螺接,当主体内腔有杂物时,可以非常方便的打开进行清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胶水连接,清洁检查更方便;并用固定螺栓二次加固,可以使密封盖和主体的连接更加密封和牢固。此外,所述减能器除了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采用软橡胶外,其余部分仍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在保证减能器消能和防噪音效果的同时,又减轻了减能器的重量,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实施例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施例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纵向截面图。标号说明 主体I ;排水立管接入口 11 ;排水立管接出口 12 ;凸台13 ;凸台导向槽131 ; 密封盖2 ;螺孔21 ;橡胶密封圈22 ; 第一缓冲板3 ;导向筋31 ; 第二缓冲板4 ;第二缓冲板导向筋41 ; 支撑柱5 ;导向槽51 ;通孔52 ; 固定螺栓6 ;垫片61 ;垫片橡胶垫圈62 ;密封垫63 ;螺母橡胶垫圈64 ;固定螺母65 ; 伸缩节盖7 ;密封压圈71 ;橡胶密封圈72。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包括主体I、密封盖2以及设置在主体I内的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和支撑柱5等;其中,支撑柱5 —端固定在主体I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2上;第一缓冲板3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5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4对称安装在主体I下端的内壁上;主体I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 11,主体I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 12,密封盖2螺接在主体I的其中一个侧面。所述第一缓冲板3外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两侧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导向筋31,支撑柱5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51,借助导向筋31和导向槽51的配合使第一缓冲板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5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向筋31为“T”型,支撑柱5上对应的导向槽51截面呈“T”型。导向筋31和导向槽5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将第一缓冲板3牢固的安装在支撑柱5上即可。所述倒“V”型第一缓冲板有效阻挡面积,即第一缓冲板正投影到排水立管接入口的那部分面积,大于等于排水立管接入口面积的3/5,倒“V”型夹角为60-72°,第一缓冲板底边与第二缓冲板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与排水立管接入口或接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功海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同正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