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915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09
为了解决高温易燃易爆物泄放容易发生燃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过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1和集气罩3,所述密封液箱1内装有耐高温的导热油4,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导热油排空集气罩内空气,限制泄放物在集气罩内,实现与空气隔绝并限制泄放物的扩散;通过提高集气罩内的液面高度来降低集气罩内部的压力,降低泄放阻力;通过集气罩的夹层壁对泄放物进行快速冷却;并通过集气罩内部的小孔促进泄放物与导热油的混合接触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高温易燃易爆物的泄放的缓冲。
技术介绍
高温高压釜都有防暴膜或安全阀等安全保护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意外超压引起的爆炸事故,然而,现有的高温高压釜的安全阀或防爆膜接管都直接连通大气,在对易燃易爆物进行高温实验时,一旦意外超压,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引发高温高压易燃物泻放,这种直接泻放不仅仅会引起污染,而且喷出的高温易燃物与空气中的氧直接接触,易发生燃烧或引起爆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在操作方面尽可能避免超压之外,还需要对紧急泄放物进行缓冲,使泄放物隔绝氧气,并进行降温。还要尽可能降低排放时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高温易燃易爆物泄放容易发生燃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过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I和集气罩3,所述密封液箱I内装有耐高温的导热油4,导热油应足够完全没过集气罩3,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安全阀和防爆膜的连接管线接入所述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 ;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进入所述空心夹层,从内层6的小孔7处喷入集气罩3内,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被逐步排出,同时,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对高温高压流体有冷却作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所述缓冲装置的方法,将集气罩3放入导热油液体中,打开集气罩外层5顶部的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使导热油4进入集气罩3,排空集气罩3内的空气;空气排空后,关闭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将集气罩3提高一定高度;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进入集气罩3的空心夹层,沿空心夹层到达集气罩内层6的小孔7处,沿小孔7喷入集气罩3内,高温高压流体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同时把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逐步排出,整个缓冲过程中,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完全处于导热油4的液面以下。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会对高温高压流体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隔绝了泄放物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且对泄放物进行冷却,有效防止了高温泄放物的燃烧,并限制了泄放物的扩散和污染。附图说明图I为缓冲器工作原理示意图,a、驱除空气,b、工作状态;图2为集气罩剖面及泄放物流动示意图;其中I、密封液箱;2、空气排放口及泻放接入口 ;3、集气罩;4、导热油;5、外层;6、内层;7、小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热油排空集气罩内空气,限制泄放物在集气罩内,实现与空气隔绝并限制泄放物的扩散;通过提高集气罩内的液面高度来降低集气罩内部的压力,降低泄放阻力;通过集气罩的夹层壁对泄放物进行快速冷却;并通过集气罩内部的小孔促进泄放物与导热油的混合接触换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I和集气罩3,所述密封液箱I内装有耐高温的导热油4,导热油应足够完全没过集气罩,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 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将集气罩3放入导热油液体中,打开集气罩外层5顶部的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使导热油4进入集气罩3,排空集气罩3内的空气,便于实现空气与泄放物的隔绝。空气排空后,关闭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将集气罩3提高一定高度,高度越高集气罩顶部压力越低,越利于泄放,但要保证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完全处于密封液箱I内导热油4的液面以下。将安全阀和防爆膜连接管线接入集气罩外层5的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釜内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进入集气罩3的空心夹层,沿空心夹层到达集气罩内层6的小孔7处,沿小孔7喷入集气罩3内,高温高压流体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同时把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逐步排出。在此过程中,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会对泄放物即釜内排出的高温高压流体进行冷却。因此,该缓冲器可同时实现泄放物与空气的隔绝和泄放物的冷却,进而防止高温泄放物的起燃和爆炸,并限制了泄放物的扩散和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I)和集气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液箱(I)内装有完全没过集气罩(3)的耐高温的导热油(4),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安全阀和防爆膜的连接管线接入所述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 2)进入所述空心夹层,从内层(6)的小孔(7)处喷入集气罩(3)内,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被逐步排出,同时,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对高温高压流体有冷却作用。2.使用如权利要求I所述缓冲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集气罩(3)放入导热油液体中,打开集气罩外层(5)顶部的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使导热油(4)进入集气罩(3),排空集气罩(3)内的空气; (2)空气排空后,关闭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将集气罩(3)提高一定高度; (3)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进入集气罩(3)的空心夹层,沿空心夹层到达集气罩内层(6)的小孔(7)处,沿小孔(7)喷入集气罩(3)内,高温高压流体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同时把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逐步排出,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会对高温高压流体进行冷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缓冲过程中,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完全处于导热油(4)的液面以下。全文摘要为了解决高温易燃易爆物泄放容易发生燃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过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1和集气罩3,所述密封液箱1内装有耐高温的导热油4,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热油排空集气罩内空气,限制泄放物在集气罩内,实现与空气隔绝并限制泄放物的扩散;通过提高集气罩内的液面高度来降低集气罩内部的压力,降低泄放阻力;通过集气罩的夹层壁对泄放物进行快速冷却;并通过集气罩内部的小孔促进泄放物与导热油的混合接触换热。文档编号F16K49/00GK102913648SQ20121042987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单广斌, 刘小辉, 许述剑, 韩磊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泄放防燃爆缓冲装置,包括,密封液箱(1)和集气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液箱(1)内装有完全没过集气罩(3)的耐高温的导热油(4),所述集气罩(3)的罩体为底部相连的外层(5)和内层(6),两者之间为空心夹层,所述外层(5)的顶端设置一开口,为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所述内层(6)的壁上开有多个小孔(7),安全阀和防爆膜的连接管线接入所述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当安全阀起跳或防爆膜破裂,高温高压流体通过空气排放口及泄放接入口(2)进入所述空心夹层,从内层(6)的小孔(7)处喷入集气罩(3)内,在集气罩(3)内的顶部聚集,导热油(4)从集气罩(3)的下部开口被逐步排出,同时,集气罩的内外层(6,5)、以及内部导热油(4)均对高温高压流体有冷却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广斌刘小辉许述剑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