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圈与夹层板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飞机上,以往座圈与夹层板主要采用翻铆(如图I所示)或螺钉螺母(如图2所示)连接型式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对于采用翻铆形式的连接,需采用小型压床先进行预铆,然后再铆接成形,共二道工序才能完成。该装置的优点是连接可靠,缺点是1、由于压床必须安装在固定的场所,由于座圈与夹层板的装配根据部件的装配的实际需求确定,流动性较大,因此对实际装配操作带来了不便。2、由于压床铆接时产生的压力较大,易在夹层板及座圈表面产生压伤。3、安全性较差。采用螺钉螺母连接形式的优点是连接可靠,缺点是:I、所需的零件较多,一共有2颗螺钉及2颗螺母,且座圈的尺寸较大,相比前一种方案而言,明显的是增加了整机的重量。2、装配前需配作安装孔,加工不方便。3、装配操作比较复杂,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连接可靠性的,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且操作方便的连接装置。一种座圈与夹层板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座圈、芯轴、衬套、夹层板、限位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圈与夹层板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座圈(1)、芯轴(2)、衬套(3)、夹层板(4)、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套装在拉铆枪上,夹层板(4)位于限位板(5)之上,座圈(1)装入夹层板(4)相应的孔中;座圈(1)、衬套(3)、夹层板(4)均套装在芯轴(2)上,座圈(1)位于夹层板(4)和衬套(3)之间;芯轴(2)的尾部与铆枪相连,衬套(3)的尾部与限位板(5)接触,限位板(5)压在夹层板(4)上;进行连接时,启动铆枪,铆枪此时提供一个轴向的拉力,使芯轴(2)移动,随着芯轴(2)移动距离的增加,进入到芯轴(2)的锥面过渡带,直至头部挤压带,产生挤压变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映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