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38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45
本项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主要由主缸筒、导杆、主缸筒连接耳环、副缸筒连接耳环、副缸筒、副缸筒端板、副缸筒内置密板、密板连接肋、主缸筒分筒腔、副缸筒分筒腔、主缸筒端板、粘滞液体、密封圈、聚氨酯油封、复位弹簧和细密孔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副缸筒主要由2个副缸筒端板和若干个副缸筒内置密板组成,副缸筒内置密板平行布置,由导杆和密板连接肋连接,副缸筒内置密板设置细密孔道,副缸筒端板设置限压阀。副缸筒与主缸筒采用弹簧连接,并在导杆一侧设置密封圈和聚氨酯油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可供阻尼力大,初始刚度大,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制作、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用于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也可以用于已有工程的加固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振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建筑用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世界上每年发生破坏性地震近千次,一次大地震可引起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导致几十万人死亡或严重伤残。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首位,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地震中建筑物的大量破坏与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引起结构的地震反应。对于基础固接于地面的建筑结构物,其反应沿着高度从下到上逐层放大。由于结构物某部位的地震反应(加速度、速度或位移)过大,使主体承重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或虽然主体结构未破坏,但建筑饰面、装修或其它非结构配件等毁坏而导致严重损失;或室内昂贵仪器、设备破坏导致严重的损失或次生灾害。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人们必须对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并消除结构体系的“放大器”作用。20世纪初,日本大森房吉教授提出的抗震计算方法以及佐野利器博士提出的地震系数法均没有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后来人称之为抗震设计的静力理论,为了抗御地震,多倾向于采用刚强的建筑结构,即“刚性结构体系”,但是这种结构体系很难真正实现,也不经济,只有极少数的重要建筑物采用这种结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庞大、复杂,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合理的经济范围内达到预期的设防目标更加困难,在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人们面临两难选择。其次,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还不够,预测结构物地震反应与其实际地震反应还有一定差距,因而所采取的抗震措施也不完全合理。抗震理论发展的第一次突破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M A Biot等人提出抗震设计的反应谱理论。这时人们开始考虑地震动和建筑物之间的动力特性关系,提出了“延性结构体系”。同最早的设计方法相比,延性设计方法已经带有对能量进行“疏导”的思想,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结构物要终止振动反应,必然要进行能量转换或消耗。这种抗震结构体系,容许结构及承重构件(柱、梁、节点等)在地震中出现损坏,即依靠结构及承重构件的损坏消耗大部分能量,往往导致结构构件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甚至倒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也是不安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抗震减震、抗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某些重要的建筑物(如纪念性建筑、装饰昂贵的现代建筑和核电站等)不允许结构构件进入非弹性状态,使“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受到限制,这些都成为结构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现实而重大的课题。各国学者积极致力于新的抗震结构体系的探索和研究,1972年美藉华裔学者姚治平(JTP Yao)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姚认为结构的性能能够通过控制手段加以控制,以使它们在环境荷载作用下,能保持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为确保安全,结构位移需要限制,从居住者的舒适方面考虑,加速度需要限制。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地震、风、车辆、浪、流、冰等动力作用下的反应和损伤积累,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灾性能。这样抗震理论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粘滞阻尼器是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流体通过节流孔时会产生粘滞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它是一种与刚度、 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结构抗震改造、工业管道设备抗振、军工等领域。一般的油阻尼器用钢制的油缸与活塞代替水枪筒与压杆。并在活塞上设置细小的油孔,代替水的出口。当油体通过狭小的阻尼孔时,阻尼器吸收的能量通过流体抵抗转换为热能。目前研究开发的粘滞阻尼器有中国专利号201110324602.9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在线可变阻尼粘滞阻尼器”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0810040841. X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0810040842. 4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带有径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0910027946. 6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螺旋孔式粘滞阻尼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0910027945. I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可控式粘滞阻尼器”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1010136260. 3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无轴防泄漏粘滞阻尼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1010293529. 9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带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限位方法及粘滞阻尼器”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号201010282535. 4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粘滞阻尼器”的专利技术专利。当油体通过的阻尼孔直径一定时,油阻尼器的抵抗力大致与加载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油阻尼器通过各种调压阀和降压阀的组合,可以制造出具有各种特性的抵抗力的产品。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机械零部件数量增多,可靠性降低,容易发生故障等问题的可能性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利用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的耗能作用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包括有主缸筒、导杆、主缸筒连接耳环、副缸筒连接耳环、副缸筒、副缸筒端板、副缸筒内置密板、密板连接肋、主缸筒分筒腔、副缸筒分筒腔、主缸筒端板、粘滞液体、密封圈、聚氨酯油封、复位弹簧和细密孔道,所述的副缸筒设置在主缸筒内并通过弹簧与主缸筒连接,副缸筒包括有两个副缸筒端板和若干个副缸筒内置密板,副缸筒内置密板平行布置,由导杆和密板连接肋连接,导杆的尾端安装有副缸筒连接耳环;副缸筒内置密板设置细密孔道,副缸筒端板设置限压阀,主缸筒在设置有导杆的这一端安装有密封圈和聚氨酯油封,主缸筒的另一端的主缸筒端板上安装有主缸筒连接耳环,粘滞液体装满主缸筒、主缸筒分筒腔、副缸筒、副缸筒分筒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采用密板密孔设计方法,使通过细密孔道的次数显著增力口,增加了阻尼器的阻尼力,更增加了阻尼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的耗能作用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对建筑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的可供阻尼力大,初始刚度大,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制作、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用于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也可以用于已有工程的加固维修。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立面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平面示意 图3为图2的A-A剂面不意 图4为图2的B-B剂面不意图。图中,I为主缸筒;2为导杆;3为主缸筒连接耳环;4为副缸筒连接耳环;5为副缸筒;6为副缸筒端板;7为副缸筒内置密板;8为密板连接肋;9为主缸筒分筒腔;10为副缸筒分筒腔;11为主缸筒端板;12为粘滞液体;13为密封圈;14为聚氨酯油封;15为复位弹 簧;16为细密孔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广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包括有主缸筒I、导杆2、主缸筒连接耳环3、副缸筒连接耳环4、副缸筒5、副缸筒端板6、副缸筒内置密板7、密板连接肋8、主缸筒分筒腔9、副缸筒分筒腔10、主缸筒端板11、粘滞液体12、密封圈13、聚氨酯油封14、复位弹簧1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板密孔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缸筒(1)、导杆(2)、主缸筒连接耳环(3)、副缸筒连接耳环(4)、副缸筒(5)、副缸筒端板(6)、副缸筒内置密板(7)、密板连接肋(8)、主缸筒分筒腔(9)、副缸筒分筒腔(10)、主缸筒端板(11)、粘滞液体(12)、密封圈(13)、聚氨酯油封(14)、复位弹簧(15)和细密孔道(16),所述的副缸筒(5)设置在主缸筒(1)内并通过弹簧与主缸筒(1)连接,副缸筒(5)包括有两个副缸筒端板(6)和若干个副缸筒内置密板(7),副缸筒内置密板(7)平行布置,由导杆(2)和密板连接肋(8)连接,导杆(2)的尾端安装有副缸筒连接耳环(4);副缸筒内置密板(7)设置细密孔道(16),副缸筒端板(6)设置限压阀,主缸筒(1)在设置有导杆(2)的这一端安装有密封圈(13)和聚氨酯油封(14),主缸筒(1)的另一端的主缸筒端板(11)上安装有主缸筒连接耳环(3),粘滞液体(12)装满主缸筒(1)、主缸筒分筒腔(9)、副缸筒(5)和副缸筒分筒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汪青杰徐春一郑怡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