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78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的工艺方法,通过先对非渗碳部位进行保护,对深层要求的渗碳面渗碳,渗碳后对零件继续加工,加工出渗层渗度要求浅的渗层位置,对于渗碳层深的位置不进行加工,然后将除渗碳位置的其它位置进行保护后,对其进行二次渗碳。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深层渗碳部位渗碳层深度在1.1mm~1.3mm,浅层渗碳部位渗碳层深度在0.2mm~0.5mm范围内,深层渗碳后表面硬度大于HRC60,浅层渗碳后表面硬度大于HRC52,心部硬度HRC35~45,并使其表面显微组织及心部的显微组织符合航标5492的相应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渗碳工艺方法,尤其是一种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6Cr3NiWMoVNbE材料是航空领域使用的一种特殊材料,由这种材料加工成零件并进行热处理,由于航空领域特殊的使用要求,零件在热处理后要求不同的部位渗碳层深度不一样,相差很大,深层部位要求1.1mm~1.3mm,浅层部位要求0.2mm~0.5mm,零件在热处理后要求深层表面硬度要大于HRC60,浅层部位表面硬度大于HRC52,心部硬度为HRC35~45,即能保证内部综合机械性能指标,又能保证不同表面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并保证材料的表面显微组织及心部的显微组织符合航标5492《航空钢制件渗碳、碳氮共渗金相组织检验标准》的相应要求。此材料一般的热处理方式很难达到上述指标,由于渗碳层深度不一致,因此这两个部位的渗碳工序无法同步进行,需要进行二次渗碳,国内尚没有成型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16Cr3NiWMoVNbE材料深层部位渗碳层深度在1.1mm~1.3mm,浅层部位渗碳层深度在0.2mm~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16Cr3NiWMoVNbE材料零件;(2)将零件在电阻炉中进行调质处理,温度为910±10℃,保温时间为1~2h后油冷,在电阻炉中进行加温至650±30℃,保温时间为1~2h,空冷,然后机加出零件的深层渗碳面;(3)将零件除深层渗碳部分外的其它部分保护起来后进行渗碳,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温度为920±10℃,第一阶段采用的碳势为碳浓度在(0.25~0.45)%C之间,保温时间为30~40min,第二阶段采用的碳势为碳浓度在(1.00~1.25)%C之间,保温时间为3~5h,第三阶段采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6Cr3NiWMoVNbE材料的二次渗碳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16Cr3NiWMoVNbE材料零件;(2)将零件在电阻炉中进行调质处理,温度为910±10℃,保温时间为1~2h后油冷,在电阻炉中进行加温至650±30℃,保温时间为1~2h,空冷,然后机加工出零件的深层渗碳面;(3)将零件除深层渗碳部分外的其它部分保护起来后进行渗碳,设备为可控气氛渗碳炉,温度为920±10℃,第一阶段采用的碳势为碳浓度在(0.25~0.45)%C之间,保温时间为30~40min,第二阶段采用的碳势为碳浓度在(1.00~1.25)%C之间,保温时间为3~5h,第三阶段采用的碳势为碳浓度(1.00~1.15)%C之间,保温时间为1~6h;渗碳结束后在可控气氛渗碳炉中降温到810±10℃,保温25~35min,空冷出炉;(4)将零件在电阻炉中高温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西军师玉英辛玉武张琼张宇慧徐奉鑫李海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