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还原铁生产用还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7566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包括回转炉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壁为壳体(4)、壳体(4)内有耐火绝缘保温层(5),在耐火绝缘保温层(5)内设有发热内胆层(7),炉体的一端为导电炉头(8),导电炉头(8)设有进料口(9)和烟气管道(10),炉体的另一端为导电炉尾(11),导电炉尾(11)设有出料口(14),导电炉头(8)和导电炉尾(11)分别连接有导电装置(6)、导电装置(1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任意品位、形状的铁矿和适量炭(作为还原剂)混合后,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以固态直接还原成海绵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摆脱了对铁矿品位以及煤矿品质和品种的限制,取材丰富,结构简单,技术可靠,环保性能优良,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还原铁生产用电热还原回转炉,属于直接还原铁加工

技术介绍
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产钢大国和耗钢大国。2011年钢产量突破7亿吨,年需要废钢9000多万吨,还原铁需求量为500万吨(其中进口还原铁为400多万吨),可我国直接还原铁的产量不及印度半个月的产量,造成钢铁公司的直接还原铁有大量的缺口,不得不花高价大量进口国外的直接还原铁。因此,我国并不是钢铁强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每年还要从国外及进口钢材4000余万吨(主要是优质钢和特种钢),而海绵铁正是解决优质钢和特种钢的唯一必备原材料。而我国的直接还原铁(海绵铁)年产量仅为60万吨,世界冶金行业把我国的海绵铁产量定为零。我国又是一个天然气和焦煤储量不丰富的国家,力口·之我国贫、细、杂的铁矿资源,直接还原铁一直不能形成规模化。因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直接还原铁和非焦炼铁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提高还原铁的产量与质量以及开发我国大量的贫、细、杂的铁矿资源以及含铁废料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资源化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业。世界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还原铁生产用电热还原回转炉,构造包括回转炉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壁为壳体(4)、壳体(4)内有耐火绝缘保温层(5),在耐火绝缘保温层(5)内设有发热内胆层(7),炉体的一端为导电炉头(8),导电炉头(8)设有进料口(9)和烟气管道(10),炉体的另一端为导电炉尾(11),导电炉尾(11)设有出料口(14),导电炉头(8)和导电炉尾(11)分别连接有炉头导电装置(6)、炉尾导电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新天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