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羟乙基淀粉中内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782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羟乙基淀粉中内毒素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碱来杀菌,从而提高羟乙基淀粉的质量。具体是指在羟乙基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在超滤工序完成后,将羟乙基淀粉转入碱处理反应罐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药液中氢氧化钠的终浓度为1.0g/L-2.5g/L,处理时间控制在30分钟至20小时,温度控制在15℃-40℃,然后喷雾干燥,得羟乙基淀粉原料或直接用于灌装输液。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碱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羟乙基淀粉的内毒素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毒素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属医药

技术介绍
自1887年盐溶液被用于救治出血性休克以来,各种晶体溶液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要真正有效地扩充血管内容量,晶体液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过量输入晶体液会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而导致组织水肿。白蛋白所提供的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管内容量和防止水 肿的临床疗效较好,一直被认为是容量治疗的金标准,然而白蛋白的来源却有限。1915年Hogan第一次将人造胶体明胶溶液用于临床,但由于其较弱的扩容作用和不良反应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更理想的胶体溶液。1945年,右旋糖酐用于临床,其扩容作用较强,但对凝血因子和肾功能有影响。1962年,Thompson首次将羟乙基淀粉引入临床。由于羟乙基淀粉是由淀粉水解并经羟乙基化制得,其结构和糖原相似,胶体特征与人血蛋白相似。经过30余年的工艺改进,羟乙基淀粉(130/0. 4、200/0. 5)具有在血管停留时间适中、扩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过敏发生率低,无血液制品的病毒感染的威胁,治疗费用又较低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的欢迎。内毒素又称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羟乙基淀粉中内毒素的方法,所述羟乙基淀粉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按常规工艺步骤制备,具体包括酸水解、羟乙基化、粗虑、脱色、超滤,其特征在于在超滤后,使用碱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志王超傅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