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制备半固态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482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25
一种肋板搅拌锥筒式半固态浆料连续制备装置,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由1出料口、2加热元件、3冷却元件、4搅拌冷却肋板、5进料口、6轴承、7齿轮、8搅拌轴、9轴承座、10垫片、11通气孔、12保温层、13不锈钢锥筒、14石墨内锥筒、15石墨堵塞等组成。合金熔体在连续制备过程中受到筒壁和肋板的冷却作用使浆料处于过冷的状态,同时又受到搅拌肋板的剪切作用,初生固相直接生长为球形,制备出半固态浆料。通过石墨堵塞控制浆料流出速度,半固态浆料可以与压铸、轧制、模锻等常规设备结合进行流变成型,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制备半固态铸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拆卸简单,温度控制精度高,连续制备工作稳定可靠,不堵料,无需每天清理,只需每月定期维护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肋板搅拌锥筒式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和方法。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 C Flemings等研究人员创立了金属半固态成形的概念,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和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半固态加工是利用金属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或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即液固共存)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成形的方法,这一新的成形方法综合了凝固加工和塑性加工的长处,即加工温度比液态低,充型平稳,对模具热冲击小;变形抗力比固态小,从而有利 于成形较复杂的零件并减少功耗,提高生产效率。半固态成形技术主要包括触变成形和流变成形。触变成形工艺是将制备的半固态浆料先铸造成坯料,经二次加热后,再进行成形加工,其工艺的可控性强、过程稳定且易操作,但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成本较高。流变成形工艺由制备的半固态浆料进行流变成形加工,具有生产流程短、相对成本低、设备简单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发展迅速。不论是触变成形还是流变成形,都包含有半固态制浆及半固态成形两部分,其中,制浆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和关键,如何稳定、有效地制备出具有圆整、细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肋板搅拌锥筒式半固态浆料连续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料口(1)、加热元件(2)、冷却元件(3)、搅拌冷却肋板(4)、进料口(5)、轴承(6)、齿轮(7)、搅拌轴(8)、轴承座(9)、垫片(10)、通气孔(11)、保温层(12)、不锈钢锥筒(13)、锥筒内衬(14)、石墨堵塞(15)组成;其中不锈钢锥筒、锥筒内衬构成了合金熔体搅拌室,搅拌室外缠有加热元件和冷却元件,再外面有保温层,配合温控装置实现搅拌室在连续制备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搅拌室的底部有出料口,顶部有进料口和通气孔;搅拌室中间有搅拌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搅拌轴下部有数个搅拌冷却肋板,搅拌冷却肋板上部焊有倾斜的圆盘,搅拌轴底部用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林周冰郜俊震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