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433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下述步骤:将纤维素溶解在溶剂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纤维素溶液;将纤维素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注射泵上,距针头一定距离处垂直放置接地的铝箔,在铝箔上平行放置一定定量的非织造布进行接受。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0-30kV,注射泵流速0.5mL/h~2mL/h,接受距离10-20cm,纺丝时间6-24h;静电纺丝结束后,将非织造布放入含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的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4-10小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室温下彻底干燥,得到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具有过滤精度高、应用面广、力学强度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织物滤料中应用较多的是机织物滤料,针织物滤料、三向织物滤料和编辫织物滤料等。机织物滤料是以合股加捻的经纬纱线用织机交织而成。由于经纬纱线都经过加捻,所以纱线本身和交织点的密度都比较大,过滤物几乎只能从经纬线间的空隙通过。一般机织过滤材料的孔隙率只有30% 40%,而且是直通的。传统滤材的生产工艺流程长,生成产品的速度慢,过滤主要通过经纱与纬纱的孔隙进行,与非织造滤料相比,在同样滤速情况下,滤料本身的阻力大;织造滤料只有在形成粉尘层后,才能阻挡较小颗粒物,在滤料未 形成粉尘层、滤层清灰后或其他原因使粉尘层遭到破坏时,捕尘率明显下降。目前,空气过滤材料使用较多的是非织造材料,相比传统织物滤料,非织造材料孔隙率较高、过滤效率更高。现在使用的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一般是针刺纤维毡和纺粘非织造材料。这两种过滤材料的缺点是过滤的精度不高、过滤的初始阻力较大。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以及传统织物滤材的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过滤要求等问题,开发新型过滤精度高、应用性广的过滤材料成为了迫切的需要。目前,静电纺丝工艺是制备纳米纤维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1)在室温下将分子量为20?60万的纤维素溶解于溶剂中配置成体积质量分数(g/L)为1.0%?5.0%的溶液,至充分溶解后过滤,获得纤维素溶液;(2)将纤维素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注射泵上,距针头一定距离处垂直放置接地的铝箔,在铝箔上平行放置一定定量的非织造布进行接受;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0?30kV,注射泵流速0.5mL/h~2mL/h,接受距离10?20cm,纺丝时间6?24h;(3)静电纺丝结束后,将非织造布放入含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的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4?10小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室温下彻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纳/微米纤维非织造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 (1)在室温下将分子量为20-60万的纤维素溶解于溶剂中配置成体积质量分数(g/L)为I. 0% -5. 0%的溶液,至充分溶解后过滤,获得纤维素溶液; (2)将纤维素溶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注射泵上,距针头一定距离处垂直放置接地的铝箔,在铝箔上平行放置一定定量的非织造布进行接受;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0-30kV, 注射泵流速O. 5mL/h 2mL/h,接受距离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江高阳王俊南李纳川夏建文郝俊强佘卫军胡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