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养殖动物疾病防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海参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其地理分布为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俄罗斯东部、日本和韩国沿海。2010年全国海参增养殖面积约15万公顷,产量13万吨,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单品种产值最高的种类之一,在沿海渔业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刺参病害发生频繁,每年造成3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病害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报道的刺参主要疾病有细菌病、病毒·病和寄生虫病三大类。在寄生性疾病中,一种寄生在刺参体内呼吸树上的后口虫能够引起刺参的排脏反应,严重感染的刺参排脏后丧失摄食能力,参体消瘦,活力减弱,容易由其它病原引起继发性感染,该病被称为刺参后口虫病。研究该后口虫的体外活体培养方法是筛选防治药物的前提。由于该虫在动物呼吸器官寄生的独特习性,采用常规的动物组织粉碎制备培养基方法难以实现虫体的体外长期活体培养。在本专利技术形成之前,国内外关于刺参纤毛虫病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病原分类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上,但未检索到刺参体内寄生性后口虫体外液体培养基制备及培养方法的详细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而解决其体外存活时间短,难于研究其生活史和筛选防治药物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参体内寄生性后口虫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海水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的终浓度为10_7 10_5mOl/L,再将添加过EDTA的海水煮沸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参体内寄生性后口虫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在海水中加入EDTA,EDTA的终浓度为10?7~10?5mol/L,再将添加过EDTA的海水煮沸灭菌15~30min,冷却至3℃~10℃后加入新鲜的刺参体腔液,体腔液和灭菌海水按体积配比为:1:500~1:1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参体内寄生性后口虫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在海水中加入EDTA,EDTA的终浓度为10_7 10_5mOl/L,再将添加过EDTA的海水煮沸灭菌15 30min,冷却至3°C 10°C后加入新鲜的刺参体腔液,体腔液和灭菌海水按体积配比为I :500 1 1000o2.一种刺参体内寄生性后口虫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用冷却至3°C 10°C的灭菌海水冲洗带有刺参后口虫的组织至灭菌的玻璃培养皿中; (2)在倒置显微镜下吸取5(Γ100只后口虫虫体至装有2(T50ml权利要求I所述方法制备的刺参体内寄生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小军,李彬,廖梅杰,王印庚,王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