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升降压混合型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79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升降压混合型驱动电路,其中一直流输入电压供应于驱动电路之中,当输入电压小于发光二极管顺向偏压时,执行一升压驱动机制,以将一电感器放电的能量迭加于输入电压上,而令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可以升压足够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当输入电压大于发光二极管顺向偏压时,执行一降压驱动机制,以将输入电压的多余能量储存于另一电感器中,降低输入电压可以供电的部分,如此采用升降压混合机制,不仅可提供足够的供电能量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且避免过大的供电能量完全供电于发光二极管而形成能量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升降压混合型驱动电路,尤指一种采用升降压混合机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为一种经由半导体材料所制作而成的发光元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材料特性以将电能顺利地转换为光能。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驱动电压低、反应速度快等等特点,其容易与生活周遭的各类型产品进行结合,而作为照明或显示的用途。请参阅图1A,为常用发光二极管的升压驱动电路的简单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升压驱动电路100包括有一整流器10、一升压驱动单元11、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3及一电容器·15。其中,该升压驱动单元11可选择为至少一开关器及至少一储电元件(如电感)所构成的电路单元。基于发光二极管13的特性需由直流电源进行驱动发光。因此,市电的交流电源Vac必须经过整流器10的整流而转换成一直流输入电压Vin,如图2所示,才得以驱动发光二极管13发光。之后,输入电压Vin供电至输出端上的电容器15,以使电容器15可以形成输出电压\而驱动发光二极管13发光。由图2所示,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会跟随着时间进行变化。当输出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升降压混合型驱动电路,包括:一控制器,用以侦测一输入电压的大小;一第一电感器,其中一端连接输入电压;一第一开关器,其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器,而输出端接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其正极端通过一第一二极管连接该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一电容器,与发光二极管并联一起,其上形成一输出电压;一第二电感器,其中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且串接一起的发光二极管及第二电感器与一第二二极管进行并联;及一第二开关器,其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器,而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当输入电压小于发光二极管的顺向偏压时,控制器执行一升压驱动机制,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升降压混合型驱动电路,包括 一控制器,用以侦测一输入电压的大小; 一第一电感器,其中一端连接输入电压; 一第一开关器,其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器,而输出端接地;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其正极端通过一第一二极管连接该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 一电容器,与发光二极管并联一起,其上形成一输出电压; 一第二电感器,其中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且串接一起的发光二极管及第二电感器与一第二二极管进行并联;及 一第二开关器,其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器,而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当输入电压小于发光二极管的顺向偏压时,控制器执行一升压驱动机制,控制第一开关器进行升压的开关动作,控制第二开关器为导通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成侯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芯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