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78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电源电路,其包括:整流电路,反激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反激电路由依次连接的反激变压器,反相二极管,输出电路和负载LED灯组成;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反激电路的反激变压器和供电电路将正弦交流市电整流为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供电,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为所述控制芯片提供电源,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反激电路。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无需采样原边绕组的电流信息和无需侦测去磁时间,故,能大大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误差;同时,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消除了去磁检测电路,故,又降低了应用系统中对PCB电路板尺寸和成本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因节能环保将逐渐普及使用,用户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气隔离和恒流因涉及安全和LED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实现电气隔离和恒流控制的方法是由常规磁能感应反馈或者光耦反馈方式实现。常规磁能感应反馈方式通常由辅组绕组和取样滤波电路组成。辅组绕组上的电压会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升高,通过采样此电压,再经滤波电路后变成直流电压,经分压后连接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电压基准比较。此种电路结构简单,但不可避免受漏感、绕组·寄生阻抗及副边整流滤波电路的寄生阻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辅组绕组上电压随副边电流变化,进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同时辅组绕组使变压器体积增大,成本升高。后者取输出端电压,经分压再与电压基准比较,使得电压基准阴极电位变化,从而改变流经光耦器件的电流,最终实现改变误差放大器的误差电压。此种电路稳压效果好,但是光耦的电流传输比(CTR)会随时间和高温衰减,使得电路不稳定,而且外围元器件较多、使用不便,成本较高。故,原边控制实现恒流的电源电路正在日益被重视。目前,市场上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1),反激电路(2),供电电路(3)和控制芯片(4);所述反激电路(2)由依次连接的反激变压器(201),反相二极管(202),输出电路(203)和负载LED灯(204)组成;所述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反激电路(2)的反激变压器(201)和供电电路(3)将正弦交流市电整流为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供电,所述供电电路(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4)为所述控制芯片(4)提供电源,所述控制芯片(4)连接所述反激电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1),反激电路(2),供电电路(3)和控制芯片⑷;所述反激电路(2)由依次连接的反激变压器(201),反相二极管(202),输出电路(203)和负载LED灯(204)组成;所述整流电路(I)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反激电路(2)的反激变压器(201)和供电电路(3)将正弦交流市电整流为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供电,所述供电电路(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4)为所述控制芯片(4)提供电源,所述控制芯片(4)连接所述反激电路(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3)包括所述反激变压器(201)的辅助绕组(NA),第一二极管(Dl),第一电阻(Rl),第一电容(Cl);所述辅助绕组(NA)与所述反激变压器(201)的副边绕组(Ns)同相;所述第一二极管(Dl) —端连接所述辅助绕组(NA),另一端经所述第一电阻(Rl)与所述整流电路(I)连接;所述第一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元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