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用磁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07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用磁钢。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磁钢质量不好,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导致磁钢与电机内铁圈之间的缝隙较大,粘贴很不牢靠,并且磁钢面积太大,会造成磁钢之间的交变损耗大,空载电流大,使用寿命也不长等缺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磁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形,磁钢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弧面(2),磁钢本体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3)。(*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钢,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用磁钢
技术介绍
电机一般是电气设备的关键部件,电机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工作等因素。电机的结构主要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由铁圈和转子端盖组成,铁圈内壁粘贴磁钢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钢(授权公告号=CN 202260651 U),其包括内圆弧面、外圆弧面、连接内圆弧面与外圆弧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前平面和后平面,它还包括左倒角面和右倒角面,左倒角面左边、右边各与左侧面、外圆弧面连接;右倒角面左边、右边各与外圆弧面、右侧面连接;内圆弧面的内圆弧半径比外圆弧面的外圆弧半径大,且内圆弧与外圆弧不同圆心;磁钢的左侧面、右侧面、前平面和后平面的各棱边均设有圆角;内圆弧半径比外圆 弧半径大O. 18mm-0. 25mm,左侧面与右侧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2°-50 °。但是这种永磁材质质量不好,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导致磁钢与电机内铁圈之间的缝隙较大,粘贴很不牢靠,并且磁钢面积太大,会造成磁钢之间的交变损耗大,空载电流大,使用寿命也不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机用磁钢,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磁钢质量不好,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导致磁钢与电机内铁圈之间的缝隙较大,粘贴很不牢靠,并且磁钢面积太大,会造成磁钢之间的交变损耗大,空载电流大,使用寿命也不长等缺陷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一种电机用磁钢,包括磁钢本体,所述的磁钢本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磁钢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弧面,磁钢本体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磁钢本体可以由LNG37制成,这样制造磁钢本体的材质较好,并且结构较为简单,使用在电机中时大大减小了交变损耗。多个磁钢本体组合在一起可以组成电机的转子。作为优选,磁钢本体上圆弧面的直径为105_115mm。圆弧面的直径最佳可以为IlOmm,磁钢本体长度为65mm,宽度为45mm,高度为17. 5mm。因此,本技术磁钢本体由LNG37制成,质量较好,结构较为简单,磁钢装配时与电机内铁圈之间的缝隙较小,粘贴很为牢靠,并且磁钢面积较小,使磁钢之间的交变损耗较小,空载电流小,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磁钢本体I、圆弧面2、缺口 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一种电机用磁钢,如图I、图2,有一个磁钢本体I,磁钢本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磁钢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弧面2,磁钢本体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 3。磁钢本体上圆弧面2的直径为110mm。使用时,将整个磁钢装入到电机中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用磁钢,包括磁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形,磁钢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弧面(2),磁钢本体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用磁钢,包括磁钢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本体(I)整体为长方体形,磁钢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弧面(2),磁钢本体的两端各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松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之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