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57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51
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该接触件为孔接触件,由护管、弹性接触圈和引脚组成,引脚一端装入护管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装入护管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触件插拔力稳定,一致性较好,只需局部镀金层较厚,可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插拔力接触件。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使用的接触件一般分为刚性接触件和柔性接触件,其中刚性接触件是指刚性插针和刚性插孔的组合,其中插孔进行开槽,缩口,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在插合时能保证接触件的可靠接触;而柔性接触件是指刚性插孔和柔性插针(麻花针)或者是柔性插孔(线簧孔)和刚性插针的组合,这两种结构的缺点是刚性接触件插拔力较大,一般不小于O. 5N ;而柔性接触件中麻花针强度不够高,不能单独使用(指使用时需要保护),而且对接长度较少,在机柜连接器中难以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降低接触件插拔力并降低成本,提供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结构。所述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为孔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由护管、弹性接触圈、引脚组成,引脚一端装入护管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装入护管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所述弹性接触圈为薄壁圆管结构,管壁上设有圆周均布的开口,开口内设有一端与管壁相连的悬臂弹性齿,弹性齿的另一端向管内延伸。所述弹性接触圈装入护管时,弹性齿与管壁相连的一端置于护管对接端,另一端对应护管内的引脚端。有益效果I、本技术所述接触件插拔力稳定,一致性较好;2、本技术所述接触件只需局部镀金层较厚,而其他部位镀金层可较薄,从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接触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接触件中弹性接触圈结构图。图中1-护管,2-弹性接触圈,2. I-弹性齿,3-引脚。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为孔接触件,该接触件由护管I、弹性接触圈2、引脚3组成,引脚3 —端装入护管I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2装入护管I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所述弹性接触圈2为薄壁圆管结构,管壁上设有圆周均布的开口,开口内设有一端与管壁相连的悬臂弹性齿2. 1,该弹性齿的另一端即自由端向管内延伸。所述弹性接触圈2装入护管I时,其弹性齿与管壁连接端置于护管对接端,自由端对应护管内的引脚端部。 本技术接触件在与插针插合时,其弹性齿产生弹力,与插针接触件结合紧密,从而实现可靠的电接触,而分离力可以控制在O. 4N以内。本技术接触件具有高可靠、低插拔力的特性。权利要求1.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该接触件为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由护管(I)、弹性接触圈(2)和引脚(3)组成,引脚(3)—端装入护管(I)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2)装入护管(I)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圈(2)为薄壁圆管结构,管壁上设有圆周均布的开口,开口内设有一端与管壁相连的悬臂弹性齿(2. I),弹性齿另一端向管内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圈(2)装入护管(I)时,其弹性齿与管壁相连接端置于护管对接端,另一端对应护管内的引脚端。·专利摘要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该接触件为孔接触件,由护管、弹性接触圈和引脚组成,引脚一端装入护管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装入护管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本技术接触件插拔力稳定,一致性较好,只需局部镀金层较厚,可降低成本。文档编号H01R13/187GK202712485SQ2012203805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亚洲 申请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可靠轻插拔力接触件,该接触件为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由护管(1)、弹性接触圈(2)和引脚(3)组成,引脚(3)一端装入护管(1)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弹性接触圈(2)装入护管(1)另一端,并通过与护管内引脚的端面配合实现轴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