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修复电路、蓄电池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045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修复电路,包括:电压门限单元,用于连接至蓄电池两极和脉冲控制单元,当蓄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起始电压时导通蓄电池与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蓄电池向脉冲控制单元供电,当蓄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电压时断开蓄电池与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蓄电池停止向脉冲控制单元供电;脉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脉冲输出单元,接收蓄电池供电并产生脉冲控制信号,将脉冲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输出单元;脉冲输出单元,连接至蓄电池两极,根据脉冲控制信号产生脉冲电流,并将脉冲电流输出至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蓄电池盐化,不会对蓄电池产生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电池修复电路和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盐化是普遍现象,也是引起蓄电池容量衰退,导致的蓄电池失效影响蓄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充电电压,可以遏制蓄电池盐化。相关技术中通过高压激活硫酸盐,多为离线式修复,需要通过充电器来实现。但修复功能糅合在充电器内部,使充电器成本提高,同时高电压会引起较大程度的失水,有时甚至会对蓄电池带来副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蓄电池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蓄电池盐化,不会对蓄电池产生副作用,并且使用方便,不需要通过充电器即可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蓄电池盐化,不会对蓄电池产生副作用,并且安装方便,不需要通过充电器即可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蓄电池修复电路,包括电压门限单元,用于连接至蓄电池两极和脉冲控制单元,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起始电压时导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向所述脉冲控制单元供电,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电压时断开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停止向脉冲控制单元供电;所述脉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脉冲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蓄电池供电并产生脉冲控制信号,将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输出单元;所述脉冲输出单元,连接至所述蓄电池两极,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产生脉冲电流,并将所述脉冲电流输出至所述蓄电池。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蓄电池修复电路连接至蓄电池的正负两极,以蓄电池作为电源产生脉冲电流并返回至蓄电池,通过脉冲电流电解硫酸盐,改善蓄电池盐化。通过合理设置起始电压、截止电压使该电路具有合理的工作区间,可以始终保持与蓄电池连接,在蓄电池电压足够时才进行去除盐化的工作,防止造成蓄电池电压过低,对电池寿命造成损害。通常来说,起始电压为电池接近充满时的电压,截止电压要小于起始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最终可以保证修复工作完成的同时,将电池电压维持在合理大小。优选地,所述电压门限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稳压二极管。优选地,所述脉冲控制单元包括震荡电路,所述震荡电路包括施密特触发器。优选地,所述脉冲输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容、至少一个电感和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脉冲控制单元输出端,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导通或截止;所述至少一个电容、至少一个电感在所述MOS管导通时充电并存储电能,在所述MOS管截止时放电,向所述蓄电池输出脉冲电流。以上元件实现的电路,既能顺利完成消除盐化的工作,结构又简单合理,工作稳定不易出现故障,适合在电动车环境上使用。 优选地,所述起始电压与所述蓄电池的额定电压的比值恒定或在预设区间内,所述截止电压与所述起始电压的差值恒定或在预设区间内。在本技术方案中,对于不同电压级别的蓄电池,可以设置对应的起始电压和截止电压,可以保证对蓄电池盐化消除可以顺利完成,又保证最终蓄电池电压合理,不会产生损伤。优选地,所述脉冲控制信号频率在13. 5ΚΗζ^14. 4KHz范围内,和/或所述脉冲控制信号占空比在89Γ9%范围内,和/或当所述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48V时,所述起始电压为51 ±0. 3V,所述截止电压为49. 5±0. 3V。在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按上述参数进行脉冲电流的输出,可以保证 蓄电池盐化修复效果显著。优选地,所述脉冲控制信号频率为13. 6ΚΗζ,和/或所述脉冲控制信号占空比为8.4%,和/或当所述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48V时,所述起始电压为51V,所述截止电压为49. 5V。在该技术方案中,频率为13. 5ΚΗζ^14. 4ΚΗζ的电流脉冲可以引起硫酸盐晶体谐振,从而更容易达到激活硫酸盐晶体的目的,经过实验论证,这其中又以13. 6ΚΗζ频率的电流脉冲效果最好,48V级别蓄电池在电动车上较为常见,起始电压和截止电压的取值,也可以保证对电动车蓄电池盐化修复的效果最佳。优选地,所述脉冲电流为锯齿形波,大小在35mT45mA范围内,且所述脉冲电流在一个周期内方向交替变换一次。在该技术方案中,经过实验论证,电流大小在35miT45mA范围内,并且是变换方向的正负脉冲达到的电解硫酸盐的效果最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修复电路,所述蓄电池修复电路内置于外壳中。优选地,所述蓄电池修复电路经过封胶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蓄电池修复电路经过封胶处理后可以防水,使用更加安全。优选地,还包括线束,用于连接所述蓄电池修复电路和所述蓄电池,所述线束上设置有内嵌保险管,以及所述蓄电池修复电路用于与所述线束连接的出线端设置有自恢复保险管。在该技术方案中,双重保险管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蓄电池的极性接反造成的不良后果。如果用户操作失误将蓄电池极性接反,保险管会熔断,从而断开与蓄电池的连接,不会对蓄电池修复电路造成损坏也可以避免发生危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蓄电池盐化,不会对蓄电池产生副作用,并且使用方便,不需要通过充电器即可实现。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电路的原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电路的脉冲控制信号电压波形和脉冲电流波形示意图;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装置的外壳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装置中线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电路的原理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电池修复电路包括电压门限单元102,用于连接至蓄电池两极和脉冲控制单元104,当蓄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起始电压时导通蓄电池与脉冲控制单元104的连接,使蓄电池向脉冲控制单元104供电,当蓄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电压时断开蓄电池与脉冲控制单元104的连接,使蓄电池停止向脉冲控制单元104供电;脉冲控制单元104,连接至脉冲输出单元106,接收蓄电池供电并产生脉冲控制信号,将脉冲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输出单元106 ;脉冲输出单元106,连接至蓄电池两极,根据脉冲控制信号产生脉冲电流,并将脉冲电流输出至蓄电池。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蓄电池修复电路连接至蓄电池的正负两极,以蓄电池作为电源产生脉冲电流并返回至蓄电池,通过脉冲电流电解硫酸盐,改善蓄电池盐化。通过合理设置起始电压、截止电压使该电路具有合理的工作区间,可以始终保持与蓄电池连接,在蓄电池电压足够时才进行去除盐化的工作,防止造成蓄电池电压过低,对电池寿命造成损害。通常来说,起始电压为电池接近充满时的电压,截止电压要小于起始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最终可以保证修复工作完成的同时,将电池电压维持在合理大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门限单元,用于连接至蓄电池两极和脉冲控制单元,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起始电压时导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向所述脉冲控制单元供电,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电压时断开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停止向脉冲控制单元供电;所述脉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脉冲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蓄电池供电并产生脉冲控制信号,将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输出单元;所述脉冲输出单元,连接至所述蓄电池两极,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产生脉冲电流,并将所述脉冲电流输出至所述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捷胡继红陈文胜盛专成童海平黄潮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