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40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44
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涉及动力电池盖板正、负极柱。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包括金属端子(1)、不锈钢连接柱(2),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1)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12);不锈钢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端头(21),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穿过凹槽通孔(12),凹槽(11)容纳端头(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极柱之间的扭力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盖板正、负极柱。
技术介绍
全球都在提倡环保节能,交通工具方面,唯一能够带来绿色环保的只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于动力电池,太阳能发电需要储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方式是多个电池通过端子螺柱与端子螺柱之间连接来组合提供动力能源给汽车。现有端子螺柱都是采用铜/铝棒车加工成型,当电池螺柱与另外电池螺柱之间连接时难以保证螺柱牙纹的完整,铜/铝极柱都没有办法达到扭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扭力要求的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本技术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设计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包括金属端子、不锈钢连接柱,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不锈钢连接柱的一端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端头,不锈钢连接柱柱身穿过凹槽通孔,凹槽容纳端头。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与端子之间为过盈配合。本技术可以满足极柱之间的扭力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包括金属端子I、不锈钢连接柱2,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I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12 ;不锈钢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端头21,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穿过凹槽通孔12,凹槽11容纳端头21。所述连接柱2与端子I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可以提高两者之间导电能力。凹槽1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三角形、矩形、五角形等等。连接柱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解决以往铜/铝螺柱不能达到扭力要求,牙纹不完整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型号为SUS304的不锈钢材料。连接柱柱身直径为4 18mm,螺纹部分为M4 M18。为保证导电能力,端子I还是采用导电能力较好的材料制成,正极端子采用铜制成,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T2的紫铜材料;负极端子采用铝制成,本实施例采用型号为AL6063的招材料。端子I的厚度在3 6mm之间。本实施例,连接柱2采用了 SUS304螺柱,规格M4 M18。正极端子采用T2紫铜型材,负极端子采用AL6063型材,采用精密模具冲压成型,最后用清洗液清洗干净表面的油污,再用精密模具把SUS304螺柱分别与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组合成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I)、不锈钢连接柱(2),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I)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12);不锈钢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端头(21),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穿过凹槽通孔(12),凹槽(11)容纳端头(2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连接柱端头(21)与金属端子凹槽(11)之间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凹槽(1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直径为4 18mm。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金属端子的厚度为3 6mm ο专利摘要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涉及动力电池盖板正、负极柱。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包括金属端子(1)、不锈钢连接柱(2),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1)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12);不锈钢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端头(21),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穿过凹槽通孔(12),凹槽(11)容纳端头(21)。本技术可以满足极柱之间的扭力要求。文档编号H01M2/30GK202712318SQ2012202844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黎永中 申请人:深圳市源科昱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组合型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1)、不锈钢连接柱(2),其中正极端子为铜端子,负极端子为铝端子;金属端子(1)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凹槽中设有通孔(12);不锈钢连接柱(2)的一端设有与凹槽(11)配合的端头(21),不锈钢连接柱柱身(22)穿过凹槽通孔(12),凹槽(11)容纳端头(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永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科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