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为希专利>正文

卷绕型动力电池及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81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绕型动力电池,包括端盖、壳体、电芯、极耳、极柱、导电条,壳体至少形成一端口,端口由开有通孔的端盖封住;壳体内装电芯,电芯与极耳相连,极耳处于壳体内,极耳与极柱相连,极柱通过端盖的通孔伸出壳体之外,极柱外部与导电条相连;壳体呈圆柱形,壳体外壁形成散热凸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由多个前述电池通过模块支板组装而成,所述的模块支板开有安装电池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具有散热效果佳、密封性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防水防尘、成组简易且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技术介绍
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性能和质量。现有技术的电池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散热效果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的电池壳体采用方体结构,此结构的电池存在散热效果差的缺陷,并且也不利于布置组装成组。二、密封性能也是电池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密封性能差的电池,其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电池端部的结构对电池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但,现有电池的端部结构在密封性差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三、单个电池的正极、负极从壳体的一端或两端引出,其端部外露部件主要包括极柱、导电条等,多个电池成组后再于整体外罩一个外壳。此结构存在的缺陷是由于电池端部无专门保护件,导电条、极柱等零部件容易被水气、灰尘等污染,从而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降低其使用寿命,严重时,会造成电池短路、误操作等现象。四、作为电动车动力源的电池组一般由数个电池通过组装而成,数个电池在组装过程中,需要采用专门机器来完成。目前组装电池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如,电池组装费时费力;电池拆卸后,无法再次将其组装,从而该电池便被报废,浪费资源;需要配置专门机器, 增加了组装的成本,等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池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绕型动力电池,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技术电池具有散热效果佳、密封性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防水防尘、成组简易且成本低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卷绕型动力电池,包括端盖、壳体、电芯、极耳、极柱、导电条,壳体至少形成一端口,端口由开有通孔的端盖封住;壳体内装电芯,电芯与极耳相连,极耳处于壳体内,极耳与极柱相连,极柱通过端盖的通孔伸出壳体之外,极柱外部与导电条相连;其特征是壳体呈圆柱形,壳体外壁形成散热凸筋。优选的,壳体端口边沿形成环形缺口,该环形缺口嵌入所述的端盖,端盖与壳体间垫入一密封圈;壳体的端口部外壁旋接螺旋帽,螺旋帽压紧端盖与壳体;端盖与极柱之间垫入一密封套。优选的,密封套向两面翻折而将端盖靠近通孔的内外表面包住;所述的极柱由三段一体成型,包括内翻边、中段、外凸段,所述端盖的通孔穿伸极柱的中段,极柱中段的外壁与密封套相触;极柱的内翻边与密封套处于端盖的内表面部相触;极柱中段的外壁螺接锁紧螺母而将其与端盖压紧,螺母与密封套处于端盖的外表面部相触。优选的,壳体的端口部外壁套有并焊接一螺纹圈;端盖通过螺帽与螺纹圈旋紧而将端盖压紧于壳体的端口边沿,与端盖接触的壳体端部外壁套入一密封圈。优选的,壳体与端盖焊接,所述端盖的通孔与极柱间垫入一密封套。优选的,壳体的端口罩盖一密封胶套,与壳体接触的密封胶套外壁套入一弹簧圈, 密封胶套将电池端口的部件罩于其内。优选的,端盖开有贴焊安全膜的通孔,端盖的该通孔处贴焊安全膜。优选的,壳体形成两端口,所述的电池从壳体的两端分别引出正极、负极。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由多个前述电池通过模块支板组装而成,所述的模块支板开有安装电池的通孔。优选的,模块支板边沿形成槽;设一连接块,该连接块形成两个与所述模块支板的槽相适配的连接部,组装两模块支板时,所述连接块的两个连接部分别插入两模块支板的槽。本技术电池具有散热效果佳、密封性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防水防尘、成组简易且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电池壳体的轴向视图。图2是壳体的横截面图。图3是壳体沿轴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电池成组时的一种布置图。图6是图5电池组的风向走势图。图7是电池成组时的另一种布置图。图8是实施例2电池的轴向剖视图。图9是图8的B部放大图。图10是壳体的轴向视图。图11是端盖结构图。图12是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图。图13是实施例4电池的轴向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C部放大图。图15是端盖结构图。图16是壳体的轴向视图。图17是实施例5电池壳体的一端轴向视图。图18是实施例5电池的轴向剖视图。图19是图18的D部放大图。图20是由数个实施例5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图21是实施例6电池的局部结构图。图22是实施例7电池的局部结构图。图23是实施例8电池的局部结构图。图24是实施例9模块支板结构图。图25是图M的A-A剖视图。图26是图M的B-B剖视图。图27是组装成电池组时的俯视图。图28是组装成电池组时的底面图。图29是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卷绕型动力电池包括壳体1、电芯2,壳体1呈圆柱形,壳体1内装电芯2。壳体1的两端都形成开口,分别引出电池的正极、负极,两端部的结构相同或对称,下面对其中一端结构予以说明。壳体的开口由端盖3封盖,端盖3的中部穿过极柱4,两者间密封配合。极柱4内侧通过极耳5与电芯2相连,极柱4与极耳5通过螺栓连接,极柱4的外侧通过螺母6与端盖3旋紧。极柱4外端还通过螺母7连接导电条8。壳体1的两端部分别沿内壁形成一环形缺口 11,其用于嵌接并密封配合端盖。壳体1的外壁沿高度方向均布散热凸筋12,增强散热效果。图5显示了电池成组时,各个电池呈2X 7布置,图6显示了风朝电池组吹时的走向,其带走电池所散发的热量。图7显示了电池成组时,各个电池呈2X 7布置,但两行电池之间相错开。壳体采用圆柱形的细长结构,并于其外壁形成散热凸筋,使电池容易散热;通过调整电池的长度可以改变电池的容量;此电池壳体结构的体积相对而言比较小(180-200Wh/ L),重量也轻;其成组也方便,并排布置的结构适合安装于电动大客车。实施例2 如图8-11所示,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呈圆柱形,壳体1内装电芯2, 电芯2中部沿轴线方向支撑一内撑管3。壳体1的两端都形成开口,分别引出电池的正极、 负极,电池两端部的结构相同或相对称,下面对负极结构予以详细说明。壳体1的端部沿内壁形成一环形缺口 1-1,其用于密封配合端盖12之用。壳体1 的外壁沿高度方向均布散热凸筋1-2,使壳体容易散热。端盖12由一圆形铝合金制成,端盖12的外圆周边沿套设绝缘密封圈8,密封圈8 还向上下两面翻折而包住靠近圆周边沿的端盖上下表面。壳体端部的环形缺口 1-1嵌入带有密封圈8的端盖12,两者的接触处密封配合。壳体1的端部外壁形成螺纹,并旋接螺旋帽15,螺旋帽15压紧上表面包有密封圈8的端盖12,使端盖12与壳体1紧密配合。螺旋帽15与密封圈8之间还垫入环形垫片14,以进一步增强接触部的密封性。端盖12中部开有通孔12-1,该通孔用于穿伸极柱。端盖的中部通孔12-1的边沿外包绝缘密封套7,绝缘密封套7还向上下面翻折而将端盖12靠近中部通孔的内外表面包住。端盖12还开有两个弧形通孔,参见图11,两弧形通孔对称布设,弧形通孔处贴焊一安全膜13。当电池内部气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端盖上的安全膜13会被弹开,而放出电池内部气体。当然,安全膜可以根据需要贴焊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电芯2的端面连接负极汇流即极耳4,负极汇流4处于壳体1内。极柱6分为三段,包括内翻边6-1、中段6-2、外凸段6_3,内翻边6_1的外径大于中段6-2的外径,中段6-2的外径大于外凸段6-3的外径,三者一体成型。中段6-2的外径与端盖12的中部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卷绕型动力电池,包括端盖、壳体、电芯、极耳、极柱、导电条,壳体至少形成一端口,端口由开有通孔的端盖封住;壳体内装电芯,电芯与极耳相连,极耳处于壳体内,极耳与极柱相连,极柱通过端盖的通孔伸出壳体之外,极柱外部与导电条相连;其特征是:壳体呈圆柱形,壳体外壁形成散热凸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希
申请(专利权)人:王为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