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40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44
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电动车用阀控密封蓄电池,电池体积比能量小、电池容量受限制的问题。它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特别之处是: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所述蓄电池盖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汇流排腔,汇流排腔旁设有端子腔,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连通,在端子焊接窗处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为一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极板高度得以提高到原汇流排高度,极群组面积增大。体积比能量增加,为实现蓄电池在有效的体积内容量最大化提供了保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控密封蓄电池,特别是在同体积条件下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属蓄电池

技术介绍
按照现有阀控密封蓄电池的结构,在蓄电池壳体内的上部要留有安装中间极柱和端极柱的空间,由中间极柱串联连接六个单体蓄电池,由端极柱经蓄电池盖上的端极柱引 出孔与端子连接。由于中间极柱和端极柱占据了蓄电池的部分空间,使蓄电池极群面积狭小。高性能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上部汇流排高出蓄电池槽,相邻两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由汇流排串联连接,蓄电池盖上与汇流排位置对应处设有汇流排通道,端极群上部汇流排距整体盖上平面内侧仅有1mm,且全部用树脂包容,由于采用树脂密封各单格,造成电池内端极群组不能与外部连接,导致电池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该结构在不增加蓄电池体积的条件下,可以增大极群面积,从而扩大电池容量。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它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特别之处是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所述蓄电池盖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汇流排腔,汇流排腔旁设有端子腔,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连通,在端子焊接窗处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为一体。上述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端子的焊接位置设有端子焊接孔,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为补铅气焊。上述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端子与端部汇流排之间空隙由树脂填充密封。上述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各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上部高出蓄电池槽,相邻两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由汇流排串联连接。本技术针对阀控密封蓄电池,电池体积比能量小、电池容量受限制的问题,对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端子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其特点如下1.摒弃了以端极柱和中间极柱与极群组连接的传统结构,将汇流排提高至超出蓄电池槽,以汇流排形式串联连接各单格正负极群;2.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蓄电池盖上设有汇流排腔、端子腔和汇流排焊接窗,采用补铅气焊将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成一体,使端子与电池内的极群连接。采用本技术的设计,极板高度得以提高到原汇流排高度,极群组面积增大,体积比能量增加,为实现蓄电池在有效的体积内容量最大化提供了保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蓄电池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极群组入蓄电池槽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1、蓄电池槽,2、极群组,3、蓄电池盖,3-1、端子腔,3-2、端子焊接窗,3-3、汇流排腔,4、端子,4-1、端子焊接孔,5、端部汇流排,5-1.端子焊接平台,6.汇流排,7.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I、图4,本技术包括蓄电池槽I、蓄电池盖3,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2。各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上部高出蓄电池槽,相邻两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由汇流排6串联连接,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5。该结构摒弃中间极柱和端极柱,最大限度的增加正负极板高度,从而在不改变蓄电池体积的条件下增大了极板实际表面积和活性物质量。参看图1-4,端部汇流排5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5-1 ;蓄电池盖3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容纳端部汇流排的汇流排腔3-3,汇流排腔旁设有容纳端子4的端子腔3-1,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3-2连通;端子的焊接位置设有端子焊接孔4-1,在端子焊接窗3-2处端子4与端子焊接平台5-1经补铅气焊焊接为一体,使端子与电池内极群连接。端子4与端部汇流排5之间空隙由树脂7填充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它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2)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5),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5-1);所述蓄电池盖(3)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汇流排腔(3-3),汇流排腔旁设有端子腔(3-1),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3-2)连通,在端子焊接窗处端子(4)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4)的焊接位置设有端子焊接孔(4-1),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为补铅气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4 )与端部汇流排(5 )之间空隙由树脂(7 )填充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上部高出蓄电池槽,相邻两单格电池槽内的极群组由汇流排(6)串联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电动车用阀控密封蓄电池,电池体积比能量小、电池容量受限制的问题。它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特别之处是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所述蓄电池盖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汇流排腔,汇流排腔旁设有端子腔,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连通,在端子焊接窗处端子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为一体。采用本技术的设计,极板高度得以提高到原汇流排高度,极群组面积增大。体积比能量增加,为实现蓄电池在有效的体积内容量最大化提供了保证。文档编号H01M2/26GK202712313SQ2012201287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崔淑华, 郝国兴 申请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容量阀控密封蓄电池极群组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它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蓄电池槽并排设有六个单格电池槽,各单格电池槽内设有极群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端单格电池槽的极群组(2)上部设有端部汇流排(5),端部汇流排上设有端子焊接平台(5?1);所述蓄电池盖(3)对应端部汇流排处设有汇流排腔(3?3),汇流排腔旁设有端子腔(3?1),端子腔与汇流排腔间由端子焊接窗(3?2)连通,在端子焊接窗处端子(4)与端子焊接平台焊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淑华郝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