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294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导电夹、卡接件和导线,导电夹通过设置于底面的卡边卡设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导轨上,并通过卡接件将其固定,且导电夹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突起结构,因此在卡接件卡紧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时借助压力的作用,齿状突起结构可以刺破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表面的氧化层,深入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实体,从而保证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之间导电的可靠性,导线的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导电夹上的接线座相连。保证在遭到雷击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导通至地面。导电夹底面的卡边可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导电夹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转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系统支架上的接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人类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光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并且由于光伏系统的稳定性比较高,以及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逐渐降低,光伏发电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发电方式。进行光伏发电首先要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由许多太阳能电池 板通过锁紧螺栓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导轨上,然后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组成光伏阵列来进行发电。太阳能电池板的金属边框部位与太阳能电池板金属支架紧密接触,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与地面连通,这样在太阳能光伏阵列中的太阳能电池板遭到雷击时能及时通过金属边框部传递到金属支架上进而将电流导流至地面,保护光伏阵列不被损坏。目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一般是通过导线将电流导通至地面,导线的一端与大地相接,另一端与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的导电夹固定连接,导电夹通过螺栓或其他装置紧固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表面,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为面面接触,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缝隙,当缝隙中填入不导电介质或者金属表面由于空气的作用而产生氧化层时,就会导致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根本不能将电流导通的现象,从而导致接地系统失效。因此,如何能够避免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之间的接触不良问题,保证光伏系统接地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以够避免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之间的接触不良问题,保证光伏系统接地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内部设置有卡槽;导电夹,所述导电夹通过设置于导电夹底面的卡边卡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电夹与导轨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导电夹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凸起结构,所述导电夹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接地导线的接线座;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穿过所述安装孔的锁紧螺栓和设置于所述锁紧螺栓上且与所述导轨内的卡槽相卡配的卡块;导线,所述导线分别与地面和所述接线座相连。优选的,所述导电夹为铜质导电夹,且所述齿状凸起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夹上的不锈钢镶件。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导轨宽度方向的长圆孔。优选的,所述的接线座具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电夹上的穿线槽;设置于所述穿线槽的侧壁上的压紧螺栓。优选的,所述压紧螺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80°,且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压紧螺栓均为同一型号的内六角螺栓或外六角螺栓。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导电夹通过卡接件固定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导轨上,由于导电夹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突起结构,因此在卡接件卡紧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时借助压力的作用,齿状突起结构可以刺破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表面的氧化层,深入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实体,从而保证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之间导电的可靠性,导线的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导电夹上的接线座相连。因而在光伏系统遭到雷击时,电流可以迅速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架通过导电夹以及导线导通至地面,防止对光伏系统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导电夹是通过底面的卡边卡装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导轨内,该种卡装结构可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导电夹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转动,从而保证齿状突起始终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表面接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夹与卡接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该接地结构通过在导电夹上设置齿状凸起结构来刺破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表面的氧化层,从而使导电夹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可靠的连接,在导电夹的底面设置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的导轨适配的卡边,可以防止导电夹在安装过程中的转动,使齿状凸起结构准确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轨道端面相对应。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同时参考图I和图2,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夹与卡接件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上设置有导轨5,导轨5内部设置有卡槽;导电夹A,导电夹A通过设置于导电夹A底面的卡边8卡设于导轨5上,通过卡边卡设于导轨5上主要是防止安装过程中导电夹A相对于导轨5转动,导电夹A与导轨5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安装孔,且导电夹A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凸起结构7,本实施例中导电夹A的底面是指导电夹A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接触的一面,导电夹A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2的接线座B,该接线座B可以与导电夹A为一体式结构,也可是单独安装的一部分结构,但要保证其与导电夹A可靠的连接,使电流能够从导电夹A上导通至接线座B;卡接件C,所述卡接件C包括穿过上述安装孔的锁紧螺栓I和设置于锁紧螺栓I上且与导轨5内的卡槽相卡配的卡块9,该卡块9的截面形状呈Z型,即卡块9两侧的卡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该卡块9在安装和拆卸时都比较方便,卡接件C中的锁紧螺栓I在旋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顶端的螺帽和底端的卡块9将导电夹A和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压紧;导线2,导线2分别与地面和接线座B相连,当然,还可以在导线2中间串联有多个导电夹A,从而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上的电流通过一根导线2导通至地面。由以上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导电夹A通过卡接件C固定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的导轨5上,由于导电夹A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突起结构7,因此在卡接件C卡紧导电夹 A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时借助压力的作用,齿状突起结构7可以刺破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表面的氧化层,深入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的实体,从而保证导电夹A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之间导电的可靠性,导线2的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导电夹A上的接线座B相连。因而在光伏系统遭到雷击时,电流可以迅速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通过导电夹A以及导线2导通至地面,防止雷击对光伏系统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导电夹A是通过底面的卡边8卡装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的导轨5内,该种卡装结构可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导电夹A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上转动,从而保证齿状凸起结构7始终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轨道端面的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夹A优选的采用铜质导电夹,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还能够承受大电流的冲击,但是铜的质地较软,不能刺破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表面的氧化层,因而导电夹底面的齿状凸起结构7需要采用质地较硬同时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本实施例中的齿状凸起结构7优选的采用不锈钢镶件,该不锈钢镶件与导电夹A镶在一起,其齿状凸起的尖锐端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相接触。由于锁紧螺栓I需要穿过导电夹A上的安装孔并与卡块9螺纹连接,卡块9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的导轨5中的卡槽相卡配,对于某些特殊原因考虑的卡槽和卡块9,例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上设置有导轨(5),所述导轨(5)内部设置有卡槽;导电夹(A),所述导电夹(A)通过设置于导电夹(A)底面的卡边(8)卡设于所述导轨(5)上,所述导电夹(A)与导轨(5)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导电夹(A)的底面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4)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齿状凸起结构(7),所述导电夹(A)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2)的接线座(B);卡接件(C),所述卡接件(C)包括穿过所述安装孔的锁紧螺栓(1)和设置于所述锁紧螺栓(1)上且与所述导轨(5)内的卡槽相卡配的卡块(9);导线(2),所述导线(2)分别与地面和所述接线座(B)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鹏张国锋李灵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