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设备及其组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249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02
一种太阳能设备及其组装系统,该太阳能设备包含太阳能电池、框体、一对第一支撑架与一对第二支撑架。框体包含本体与中空凸条。本体围绕于太阳能电池的边缘。中空凸条凸出于本体外围,且与太阳能电池位于本体的相反侧。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框体的第一侧,每一第一支撑架具有第一卡合槽用以耦合于框体的中空凸条。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框体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每一第二支撑架具有第二卡合槽用以耦合于框体的中空凸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太阳能设备及其组装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面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其中光能又以太阳光为主要来源。由于太阳能面板在转换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实现绿色能源的环境。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科技的进歩与发展,太阳能面板的价格已大幅下滑,使太阳能面板在消费市场上更受欢迎。举例来说,太阳能模块已广泛地应用于住宅的屋顶与大楼的外墙,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中。一般而言,设置大楼屋顶的太阳能模块组装系统包含太阳能电池与底座。底座固定于屋顶的表面上,且太阳能电池设置于底座上。底座可依照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来设计,使太阳能电池与屋顶的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夹角。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系倾斜地设·置在屋顶的表面上,使太阳能电池有较多的时间可照射到直射的阳光。如此一来,便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底座与太阳能电池的连接结构数量多且结构复杂,因此在安装或拆开底座与太阳能电池时,需使用大量的工具且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才可完成,造成组装人员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太阳能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太阳能设备包含太阳能电池、框体、一对第一支撑架与一对第二支撑架。框体包含本体与中空凸条。本体围绕于太阳能电池的边缘。中空凸条凸出于本体外围,且与太阳能电池位于本体的相反侧。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框体的第一侧,每一第一支撑架具有第一卡合槽用以耦合于框体的中空凸条。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框体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每一第二支撑架具有第二卡合槽用以耦合于框体的中空凸条。其中,每一该第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合部与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该第一卡合部且该第一卡合部具有该第一卡合槽,以及每一该第二支撑架包含一第二卡合部与一第二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的顶端与该第二卡合部连接且该第二卡合部具有该第二卡合槽。其中,该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长轴线,且该第一^^合部具有一第二长轴线,该第一长轴线与该第二长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非九十度的夹角。其中,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具有多个第一穿孔以及多个第二穿孔分别位于该框体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其中,该第一卡合部包含一第一上盖、一第一底板与一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连接于该第一上盖与该第一底板之间,该第二卡合部包含一第二上盖、一第二底板与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连接于该第二上盖与该第二底板之间。其中,该第一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上盖的方向凸出,该第二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上盖的方向凸出。其中,该第一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底板的方向凸出,该第二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底板的方向凸出。其中,该第一底板的底面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该第二底板的底面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顶端。其中,该第一上盖及该第一底板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三穿孔,该至少一第三穿孔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一穿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一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三穿孔与该第一穿孔而将该第一支撑架与该框体固定。其中,该第二上盖及第二底板分别具有至少一第四穿孔,该至少一第四穿孔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二穿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二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四穿孔与该第二穿孔而将该第二支撑架与该框体固定。 其中,该第一底板的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凸柱,该第二底板的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凸柱,该第一凸柱及该第二凸柱分别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相对应,且该第一凸柱及该第二凸柱分别耦合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其中,该第一上盖具有一第五穿孔,该第一底板具有一第三凸柱,该第三凸柱上具有一第一凹孔,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一凹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三固定兀件稱合于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一凹孔。其中,该第二上盖具有一第六穿孔,该第二底板具有一第四凸柱,该第四凸柱上具有一第二凹孔,该第六穿孔与该第二凹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四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六穿孔与该第二凹孔。其中,该第一^^合部的该第一上盖、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一侧壁一体成形,该第二卡合部的该第二上盖、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二侧壁一体成形。其中,更包含一第一底座,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底部与二侧墙,该二侧墙位于该底部的相对两侧以形成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底座,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底部与二侧墙,该二侧墙位于该底部的相对两侧以形成一凹槽。其中,该第一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第一通管,该第二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第二通管。其中,该第一底座及该第二底座分别具有朝上的二第一卡勾,位于该凹槽相对两外侧,每一该侧墙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七穿孔,借以利用一第五固定元件耦合于该侧墙的该第七穿孔与该第一通管或第二通管。其中,该太阳能设备更包含一第一承载板,设置紧邻该第一底座;以及一第二承载板,设置紧邻于该第二底座;其中该第一承载板及该第二承载板分别具有一承载面,每一该承载面相对两侧具有二第一挡墙,该承载面另相对两侧具有二第二挡墙,该二第一挡墙分别具有朝下的一第二卡勾,该二第二挡墙具有多个第九穿孔。其中,更包含一挡风板,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抵靠于该框体,该第二板体抵靠于该第一承载板或该第二承载板。其中,该第一板体具有一第三卡合槽卡合于该中空凸条,该第二板体具有多个凸出部,该凸出部对应嵌合于该第九穿孔。其中,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之间形成一钝角,该钝角的范围介于120至150度之间。其中,该太阳能设备更包含多个下压块体,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承载板的该承载面与第二承载板的该承载面上。其中,每一该下压块体呈楔形状,该下压块体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的相对两端为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的垂直高度小于该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具有一凸勾,该些下压块体上下相迭合,该凸勾承靠于该第二端面的外侧。其中,该第二卡合槽与该第一^^合槽的开口方向彼此相对。其中,该第二卡合槽与该第一^^合槽的开口方向彼此相交。 其中,该第一支撑架的高度小于该第二支撑架的高度。其中,该框体的该本体与该中空凸条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组装系统,适用于支撑一太阳能电池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组装系统包含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第一支撑架包含第一卡合部与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第一卡合部,且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卡合槽,用以卡合于一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一侧边。第二支撑架包含第二卡合部与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顶端与第二卡合槽连接,且第二卡合部具有第二卡合槽,用以卡合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另一侧边。第一底座连接于第一支撑部的底端。第二底座连接于第二支撑部的底端。第一支撑架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架的高度。其中,该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长轴线,且该第一^^合部具有一第二长轴线,与该第一长轴线与该第二长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非九十度的夹角。其中,该第一卡合部包含一第一上盖、一第一底板与一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连接于该第一上盖与该第一底板之间,该第二卡合部包含一第二上盖、一第二底板与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连接于该第二上盖与该第二底板之间。其中,该第一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上盖的方向凸出,该第二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上盖的方向凸出。其中,该第一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底板的方向凸出,该第二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底板的方向凸出。其中,该第一^^合部的该第一上盖、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太阳能电池;一框体,包含:一本体,围绕于该太阳能电池的边缘;以及一中空凸条,设置于该本体外围,且与该太阳能电池位于该本体的相反侧;一对第一支撑架,设置于该框体的一第一侧,每一该第一支撑架具有一第一卡合槽用以耦合于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以及一对第二支撑架,设置于该框体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每一该第二支撑架具有一第二卡合槽用以耦合于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太阳能电池; 一框体,包含 一本体,围绕于该太阳能电池的边缘;以及 一中空凸条,设置于该本体外围,且与该太阳能电池位于该本体的相反侧; 一对第一支撑架,设置于该框体的一第一侧,每一该第一支撑架具有一第一卡合槽用以耦合于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以及 一对第二支撑架,设置于该框体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每一该第二支撑架具有一第二卡合槽用以耦合于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卡合部与一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连接于该第一卡合部且该第一卡合部具有该第一卡合槽,以及每一该第二支撑架包含一第二卡合部与一第二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的顶端与该第二卡合部连接且该第二卡合部具有该第二卡合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长轴线,且该第一^^合部具有一第二长轴线,该第一长轴线与该第二长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非九十度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该中空凸条具有多个第一穿孔以及多个第二穿孔分别位于该框体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合部包含一第一上盖、一第一底板与一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连接于该第一上盖与该第一底板之间,该第二卡合部包含一第二上盖、一第二底板与一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连接于该第二上盖与该第二底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上盖的方向凸出,该第二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上盖的方向凸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一凸点朝向该第一底板的方向凸出,该第二上盖具有至少一第二凸点朝向该第二底板的方向凸出。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的底面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该第二底板的底面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顶端。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盖及该第一底板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三穿孔,该至少一第三穿孔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一穿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 一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三穿孔与该第一穿孔而将该第一支撑架与该框体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盖及第二底板分别具有至少一第四穿孔,该至少一第四穿孔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二穿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二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四穿孔与该第二穿孔而将该第二支撑架与该框体固定。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的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凸柱,该第二底板的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二凸柱,该第一凸柱及该第二凸柱分别与该中空凸条的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相对应,且该第一凸柱及该第二凸柱分别耦合于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盖具有一第五穿孔,该第一底板具有一第三凸柱,该第三凸柱上具有一第一凹孔,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一凹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三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五穿孔与该第一凹孔。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盖具有一第六穿孔,该第二底板具有一第四凸柱,该第四凸柱上具有一第二凹孔,该第六穿孔与该第二凹孔相对应,借以利用一第四固定元件耦合于该第六穿孔与该第二凹孔。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的该第一上盖、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一侧壁一体成形,该第二卡合部的该第二上盖、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二侧壁一体成形。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一底座,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底部与二侧墙,该二侧墙位于该底部的相对两侧以形成一凹槽;以及 一第二底座,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底端,具有一底部与二侧墙,该二侧墙位于该底部的相对两侧以形成一凹槽。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青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